【河南这十年】濮阳市生产总值增长至1771.5亿元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10-10 17:36:14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仝瑞勤):10月10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濮阳专场新闻发布会。濮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万正峰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市牢记嘱托、躬身实干、开拓进取,突出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建设“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原创】【河南这十年】濮阳市生产总值增长至1771.5亿元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_fororder_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仝瑞勤

  十年来,濮阳市生产总值由826.7亿元增长到1771.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2695元提高至47131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112.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801元提高至24747元。

  坚持创新引领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濮阳不断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创建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成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8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首批4家中试基地、10家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实施科创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6.7倍,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增长66.7%;出台“1+14”人才政策,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

  2021年,濮阳研发经费投入19.57亿元、专利授权282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66亿元。该市先后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试点市。

  致力转型升级 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以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为中心、各开发区为节点,濮阳实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扎实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濮阳推动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迈进,全产业链风电装备生产和综合服务基地初具规模,羽绒制品业发展成为全国六大羽绒产业基地之一;实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建成聚碳新材料产业园区,绿色涂料产业园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以氢能、人工智能产业为重点突破未来产业,成功研制3种型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实现量产、年产能1200台,人工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在濮实现产业化,自主研发的超声诊断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全国870多家医院。

  强化基础支撑 区位优势日益彰显

  濮阳聚焦建设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区位资源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该市打造交通物流枢纽,“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环城高速网、“九横七纵”干线公路网初步形成,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濮阳迈入高铁时代;打造华北能源枢纽,日濮洛原油管道建成投用,中原储气库群库容气量106亿立方米,多条国家、省骨干天然气管道在濮互联互通,成为中部地区天然气储配中心;打造北方水利枢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累计向河北供水22亿立方米,实现丹江水全域覆盖。

  注重协调发展 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濮阳加快建设省际区域中心,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33平方公里,路网密度较2012年增长5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8.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更加明晰,开发区由14个整合为9个,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2021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065.9亿元;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50亿斤以上,3个贫困县、638个贫困村、3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3万名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

  狠抓改革开放 动力活力加速释放

  坚持向改革要红利、以开放增活力,濮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1+N”市属国有企业基本体系架构,农村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探索开展“区块链+医疗供应链”工作;推出“一码集成”“一照准营”,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营商环境连续三年居河南省第四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濮阳海关设立运行,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达到7个,引进国内外500强及上市企业77家,进出口总额从39.1亿元增长到115.87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速稳居全省前列,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濮阳市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该市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建成3所高等教育学校、2108所基础教育学校,十年新增学位10.45万个,成为全国首批基础教育优秀成果推广示范区;建成74所医院,新增床位2.74万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濮阳将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躬身实干、开拓进取,奋力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万正峰表示。

编辑:邓高靖
2024“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你好,河南!”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移动端banner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