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楼阳生在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次专题会议上强调 全面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 努力实现长周期内不发生疫情 王凯出席
1月29日,河南省委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次专题会议。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在抓好此轮疫情收尾、抓好春节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努力实现长周期内不发生疫情,把最大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定有序生活。河南省省长王凯就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作部署。
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汇报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企业生产、项目施工等工作。
楼阳生指出,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连续奋战,本轮疫情防控已取得决定性成效,即将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要正确理解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清醒认识常态化不是正常化,更非不设防,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联防联控,坚决保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常态常备,实行AB角、两班制全天候全要素值守,及时分析研判形势,为防控指挥科学决策提供意见建议。坚持科学精准,按照国家防控指南,把握规律、总结经验,结合河南实际采取务实管用措施,提高防控质效。坚持防线前移,发挥好基层组织优势,筑牢数字防线、电子围栏,加强源头管控。坚持关口内置,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筑牢基层疫情防控防线。坚持划小单元,用好信息化技术,加强网格化管理,把精准防控措施落实到农村社区。坚持群防联控,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健全部门间和区域间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人人防控、行业防控,把防线织密扎紧。
楼阳生强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要立足“快、早、准”,在迅速准确流调基础上,确保圈住封死。反应要快,完善扁平化指挥机制,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加强应急演练,确保2小时内实现平急转换。发现要早,完善高效率、全覆盖多点触发机制,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牢牢把握防控主动权。流调要准,加强专业力量,严格工作标准,认真细致做好溯源流调、病例流调、环境流调,精准确定风险等级,科学划定封控、管控、防范区域,切断所有传播渠道,坚决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楼阳生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首例病例发现迟缓、平急转换过程较长、疫情防控能力不足、信息不畅等问题,下足绣花功夫,采取针对性措施,全面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水平。一要压实“哨点”责任。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医院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服务中心)、药店等机构监测预警作用,确保多点触发、灵敏高效。二要提高筛查能力。坚持人物同防,对重点人群严格按照指南落实防控措施,返豫人员分级分类实行健康管理,入豫人员入住酒店旅店等要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加强对机场、高铁、公路中转换乘人员健康监测;对进口冷链、国际邮件、航空货物实行总仓管理,做到凡进必检、凡出必检,其他物流实行流调前置、采样检测、防护装卸等措施。三要持续筑牢“两个屏障”。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防护措施,聚集性活动等非必要不举办,做好文旅、教育、卫生、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日常防护、健康监测,防止隐匿传播、交叉感染。四要坚持依法防疫。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进一步明确公民疫情防控法定职责,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五要做好信息发布。及时公开准确发布防控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加强舆论引导,凝聚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王凯指出,一要健全“三项机制”。加快扁平化指挥、平急转换、多点触发机制建设,完善组织架构,日常值守实行AB角、两班制,建立综合分析研判专班,搭建全省疫情防控信息平台,一旦发生阳性病例,指挥体系迅速转入应急状态,省市县嵌入扁平一体,靠前指挥、果断处置。二要扎紧“四个口袋”。突出入境来豫人员、其他口岸返豫人员、中高风险地区返豫人员,以及冷链物品、国际邮件和进口货物,落实落细管控措施,守牢外防输入防线。三要强化“十个哨点”预警作用。加强医疗机构就诊人员、境外省外返豫人员、特定服务场所从业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重点机构人员核酸筛查,严格落实药店、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中高风险地区来豫人员入住酒店管控措施,加强高风险场所环境监测,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有效消除隐匿传播风险。四要增强“五种能力”。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会免疫等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五要压实“四方责任”。抓实抓细常态化督导检查,推动各地党委、政府扛牢属地责任,行业部门负起主管责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细主体责任,社会公众履行个人责任,进一步健全全民防控格局。
孙守刚、江凌、曲孝丽、费东斌、陈星、安伟、戴柏华、顾雪飞出席。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各县(市、区)设分会场。(河南日报记者 李铮 冯芸)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