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开封市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挑战,始终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决心,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社会大局稳定,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同心协力,实干开路有担当,争当先锋勇在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关爱帮扶文明实践,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行动,用劳动创造幸福,用奋斗点亮青春。在此期间,44位开封好人脱颖而出,犹如一束束闪耀的星光、一朵朵春天的鲜花,描绘了古城开封“最美人间四月天”的文明风景线。
2022年4月 “开封好人榜”发布 供图 开封市委网信办
汴地有爱 防疫有我
4月11日,一场由开封市文明办组织的“汴地有爱 与沪同行”援助上海抗疫物资筹备活动,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和志愿服务组织中开展。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物,把面包、火腿肠、牛奶等爱心物资装满大货车,奔向千里之外的上海,传递共同战“疫”的信心和爱心。这只是开封好人群体参与疫情防控的一个点滴缩影。
自疫情发生以来,每个开封好人的脚步始终与疫情防控工作同心携行。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驻村工作队员席宁,主动承担核酸检测标本转运工作,共计转运1899807份核酸标本,协助辖区筛查重点人群4800人次;开封交运集团东京快客分公司驾驶员孙胜多次承担援鄂、援郑等护送医护人员的重任,累计驾驶70万公里无安全事故发生;年逾花甲的通许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强,连续两年冲在疫情防控一线,曾在一个月内完成1336人闭环转运任务;开封金生祥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祥,先后联络全市300余名爱心人士及青年企业家,捐助疫情防控物资达50.48万元;牧宝公司副董事长马东海累计捐助防疫物资价值200多万元;“90后”女青年、兰考泡桐花开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白窈箐,向医院捐赠蔬菜45吨;参加工作不久的开封市中医院检验科科员黄云霄,多次参加援疆医疗队和支援安阳核酸检测队,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
无数好人的积极参与、无私奉献,为开封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火墙”,护佑着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
民之所危 我之所为
同样是在4月11日,一件暖心感人的好人故事传遍古城。一位88岁老人在橄榄城小区晒太阳时突发脑梗、昏迷不醒。在危急关头,亚新物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真、吕洋洋一边不断呼喊老人、不停给老人擦拭口水,一边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开展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护行动。由于救护及时,老人最终得以顺利就医并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在群众遇到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充分体现了开封好人的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水稻乡南北堤社区干部郝群喜,退伍不褪色,曾先后两次从湍急的水流中救出溺水群众3人,挽救了三条生命、两个家庭;杏花营农场汴河堤村村民李欢,“7·20”暴雨期间,在郑开大道贾鲁河西侧配合消防人员救援受灾群众300多人后,又不顾辛劳,奔赴尉氏县参与救援,救出受灾群众80人;同样是在“7·20”期间,示范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综合室副主任王崇鹏组织单位5名青年干警,带着4艘皮划艇、推土机等救援车辆,赶赴新乡卫辉转移受灾群众100余人;尉氏县城关镇梅庄村村民王彩云发现邻居家发生火灾,奋力踹开大门,冒着滚滚热浪,将邻居老太太救出火海;祥符区应急管理局科员范晓飞,路遇车辆自燃,毫不犹豫拿出自己车上的灭火器,扑灭了一米多高的熊熊烈火;禹王台区五一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李二电,入职14年来,先后共参加灭火救援2200起,参加处置抢险救援900起,疏散抢救遇险群众500人。
救死扶伤,折射人性光辉;见义勇为,方显英雄本色。这些奋不顾身的侠义英雄,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用果敢和英勇汇聚了古都开封强大的道德力量。
在家尽孝 为国尽忠
许多开封好人,虽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们用一副肩膀,一头托起了国家事业,一头托起了家庭温暖。
3月29日,中国邮政集团开封市祥符区分公司杜良支局投递员邵玉龙接到一封奇怪的邮件,收件人的地址和相关说明密密麻麻填满了封皮。他经过认真研究,发现这是一封为烈士寻找家人的寻亲信,于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展“让英雄回家接龙寻亲活动”,最终成功找到了烈士的后代;开封市环境卫生管理局陈高运,从事环卫工作15年,以岗为家,以986座公厕和59座垃圾中转站为战场,始终战斗在环卫工作第一线;开封市盲人协会副主席代睿,作为盲人钢琴陪练教师,将每节课要弹奏谱子完全背下来,手把手教授每一个学生,用指尖上的音符激励很多残疾人自强不息、笑对人生;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管理科科长孔令改,无论是负责供热管网铺设还是负责架空飞线治理,都始终冲在一线,一句“让我来”成为他敢于担当的口头禅;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教师马晓宇休产假期间得知学校师资紧缺,带着伤痛立刻返校投入紧张的教学中去;开封市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宋照鹏,秉承“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服务理念,成为20余名孩子的“大家长”,成功培养出8名大学生;开封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干部王卫红,30多年待公公婆婆如亲爹亲妈,无微不至伺候偏瘫的公婆;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师张红,6年来与患病公婆守护相助、照顾起居、不离不弃;通许县邸阁乡邸阁村村民姚文安,多年不离不弃地守护和照料因脑出血不幸瘫痪在床的妻子,从青丝到白发,用爱诠释了“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开封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无私的敬业精神,让无数人更加坚信:只要不懈奋斗,一定收获成功;只要不离不弃,必将幸福美满。
老骥伏枥 为霞满天
在开封,还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老人、好人。年轻时,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决心以身报国;退休后,他们坚持老有所为,不断发挥余热。
年逾八旬的开封市军队第四休养所军休干部汤镇汉,主动加入“老兵有故事”宣讲队,把亲身经历融入革命传统教育中,把老一辈航天人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故事带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校园和社区,开展宣讲百余场;83岁的退休女干部李桂珍,虽然住进了干休所,20多年里充分利用所学医疗知识,为部队官兵、家属、驻地群众解除病痛,多次参加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第二休养所退休干部薛国圈发挥自己技术专长,领头建立开封市蜂疗医院,将部队离、退休老军医集中起来,几年来为群众义诊20万人次,为贫困患者减免各种医疗费用近10万元;第一休养所军休干部赵金成参加“讲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宣讲活动几十场,接受教育人员达1200多人次;顺河回族区北门社区退休干部王凯亮组织辖区退伍军人、老党员成立疫情防控义务巡逻队,每天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劝导聚集聊天、不戴口罩的群众,受到辖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这些虽已满头白发、但热情不减当年的好人,展现出了一种道德的传承、文明的赓续。古人讲“大德必得其寿”,跟着这些把毕生心血献给党和人民事业的开封好人一起做好人,好人精神将永放光芒。(文 杨世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