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优政策 最好平台 最暖服务 濮阳“氢装”上阵(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暨氢能产业链展览会会场一角。僧少琴 摄
7月16日—17日,“氢赢未来筑梦远航”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在龙都濮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会聚一堂,共商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大计,共启开创未来的“氢城之约”,共谱氢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在这次业界、学界共谋发展的盛会上,濮阳市现场签约15个重点项目,金融合作项目战略支持超650亿元;产业投资项目投资达293亿元,涉及制氢、储氢、加氢、整车制造等氢能源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濮阳市委书记杨青玖从六大方面阐述了濮阳为什么要发展氢能产业及潜在优势。濮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玲则推介了《濮阳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副市长周锋宣读了《氢能产业基金方案》。这次峰会既向在座嘉宾全方位解读了濮阳发展氢能产业给出的“真金白银”优惠,也向外界展示了濮阳发展氢能产业的信心、决心和诚心。
布局全产业链打造“氢能之城”
作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因油而生、向油而兴的濮阳,早在2011年起就开启了转型之路。今天,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濮阳市实施“换道领跑、优势再造”战略,以前瞻30年眼光谋篇布局氢能产业,将在3年内实现产业链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7月16日的峰会开幕式上,杨青玖从濮阳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濮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濮阳为什么要发展氢能产业、濮阳凭什么发展氢能产业、濮阳依靠谁来发展氢能产业、濮阳用什么来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濮阳的市情市貌、资源优势、产业体系,面对资源枯竭现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的“紧紧依靠创新驱动、科技进步,加快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准确把握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新兴产业耦合度的基础上,抢抓国家、省发展氢能产业的窗口期,谋划布局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举全市之力打造“氢能之城”。
“氢”装上阵的濮阳,有基础、有条件、有政策、善作为,一个个氢能项目密集落地,濮阳氢能产业发展,呈现出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在“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中抢滩占先,“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已初露峥嵘。
政策支持力度全省最大周边最优
近两年,濮阳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2022年濮阳市又制定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2.0升级版——《濮阳市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在补贴力度上全省最大、周边最优。赵建玲也在此次峰会上发布并解读了《办法》。
《办法》从九大方面对濮阳氢能产业的发展进行扶持,包括制备、储运、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交通领域商业应用、车辆运营、加大能源领域推广应用、内培外引协同发展以及金融扶持等。
据赵建玲介绍,支持绿氢制备企业,补贴条件只需满足绿氢出厂价格不高于工业副产氢平均出厂价格,同时用于本市加氢站加注。对于此类企业,濮阳市将按照年度累计供氢量,首年给予每公斤15元补贴,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同时建立氢能制备、检测服务等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行政审批;另外对绿氢制备企业还给予一定风电、光伏指标配备支持。
对于氢能储运和加氢站建设,《办法》也给予了相当可观的金融补贴支持政策,同时还在规划选址、用地手续等方面给予加氢站建设最大的支持。
对新引进的氢能企业及产业项目,按照濮阳市招商引资相关规定兑现支持政策;对氢能产业头部企业落户濮阳,填补产业链空白的,实行“一事一议”。
金融扶持力度同样相当给力:设立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氢能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并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扩大基金规模。对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研发的银行贷款,连续三年给予贴息支持,每年最高可达300万元。
业界看好濮阳氢能点亮未来
对于濮阳氢能产业的前景,与会嘉宾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元说,濮阳有发展氢能产业的热情和决心,发展氢能产业有条件有行动。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经过多方考察选择牵手濮阳,今后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不遗余力助力濮阳、河南乃至全国氢能产业蓬勃发展。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军表示,在濮阳投资氢能正当其时,希望与会各位专家将更多的氢能研发成果放在濮阳,与会企业将更多的氢能项目布局濮阳。河南省商务厅将与濮阳市一道,搞好促进、协调、服务和保障,让大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为河南氢能产业行稳致远助力加油。
上海陕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得军动情地说:“濮阳在真抓实干做氢能,全市以‘上下同欲者胜’的力量在做氢能。这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愿意跋涉千里来回报这份真情,在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与濮阳走到了交会点。濮阳曾经因石油而辉煌,未来一定会因为氢能而更加辉煌!”(河南日报记者 赵振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