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以能力作风建设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2022-09-09 09:54:25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邓高靖责编: 胡晓萌

  原标题:创新潮涌“豫”争先(“十大战略”进行时) ——以能力作风建设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2021年,河南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超过600亿元、增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2倍;

  2022年前7个月,河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已达620.8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成交额。

  数字接连攀高,勾勒出中原大省加速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坚实足迹,更折射出河南点燃创新引擎后,扑面而来的澎湃动能。

  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好“华山一条路”。创新突围,唯有一拼——这是基于现状作出的清醒判断,更是关乎未来的重要抉择。

  站位高、谋划实、步子快、干劲足。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以来,“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成为中原大省的最新标识和醒目前缀,成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响彻广袤中原上空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国内第一个抗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获批上市。由河南科学家常俊标教授领衔成功研发出的这款1类创新药,为全球抗疫开出中国“药方”、作出河南贡献。

  一款新药带来一条产业链。阿兹夫定从研发、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到销售总部,均已落地河南。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如金风玉露相逢,必将活力无限。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场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成不了创新高地,就会沦为发展洼地。

  ITO靶材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今年3月揭牌以来,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建设进展顺利,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讲起了“中国靶”自立自强的创新故事。

  由于选不出大尺寸的ITO靶材,中国被“卡脖子”很多年。何季麟团队起初做研究时,由企业提要求,科研来实现。然而当团队拿着样品去检测时才发现,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无法“变现”。

  研究一定要以应用为导向。科研团队调整思路,经过20余年科技攻关,实现了大尺寸ITO靶材全流程制备的国产化。河南省生产的ITO靶材首次成功应用于京东方高世代TFT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努力推动更多产品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成为中高端、关键环。

  从盛夏到隆冬,从早春到金秋,一场场会议安排部署,一次次调研悉心指导,创新步伐铿锵有力。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担任省科技创新委员会双主任,已主持召开7次会议,审议研究51项重要议题,主要领导上手抓、具体抓、全程抓。

  抓龙头带动。重建重振省科学院是实施“第一战略”的“一号工程”。9月1日起,《河南省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施行,为一家科研单位“量身打造”一部法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这在我国尚属首例。舞龙头、带全局,抓关键、布大棋。河南省科学院定位为新型研发机构,研究所、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均为独立法人,首席科学家拥有决定性技术路线决定权,6个研究机构启动运行,瞄准最前沿领域摘取“皇冠上的明珠”,与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天”“地”“桥”融合……在这里,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抓平台搭建。两批、6家河南省实验室揭牌不久,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挂牌也已箭在弦上。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批次推进,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启动建设,河南正向科技创新“无人区”发起冲锋。

  凝练一流课题、培育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团队……中原大地上,创新的大厦“三天一夯土,五天起一层”。

  发展“引擎”由创新发动,“点火”的是制度改革,河南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打出一套“组合拳”。

  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谁有本事谁来干。“我们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装备智能化,成品率也从80%左右提升到98%以上。”郑煤机信息管理部副部长白建朋兴奋地说。

  这个难题如果靠企业自己解决,至少需要50人的团队花一两年的时间。项目经河南省科技厅发布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艾普工华的科研团队,一年之内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真正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河南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先后出台《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工作方案》,河南制定了创新“规划图”和“路线图”。

  华山艰险,道阻且长。一旦登顶,风光无限。

  优化布局,发力“双一流”建设

  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全力打造“双航母”;

  遴选7所高校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第二梯队,加快培育“后备军”;

  建设1至3所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在没有本科高校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设立本科高校……

  与建设现代化河南相呼应,以回应群众期盼为初心,河南教育加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对标一流,高等教育起高峰。

  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提升办学水平;搭建高端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推动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

  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建高地。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推动职业院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助力“技能河南”建设。

  哪里创新要素富集、教育资源丰富,哪里发展质量层次就高,后劲潜力就大。

  这几天,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向宇马不停蹄,穿梭在宁夏和河南之间,查看解决环氧化催化剂开工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王向宇团队的科研成果在8个省市区转化应用,新增效益54亿元。“教授团队进企业”,郑州大学正在推进的这项改革,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难题,也把最前沿的问题带到课堂上。

  8月20日,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康相涛教授再次来到固始县,为大别山食品产业学院揭牌,农大与固始县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又开新篇。曾经不为人知的固始土鸡,经他改良培育后身价倍增,成为老乡致富的“金凤凰”。大别山食品产业学院的揭牌,既助力乡村振兴,也将有益于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提高科创能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河南在全省高校中发出“起跑令”。今天步履越坚实,托举未来的能力就越强。

  引育并举,筑好人才“蓄水池”

  2022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受聘担任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两所“双一流”齐齐迈入院士校长领衔时代。

  顶尖科学家、高层次人才纷纷加盟,本土培育人才连连冒尖,最近一段时间,河南“佳音”不断。

  就在2021年,河南省农科院许为钢研究员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35名专家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遴选支持203名“中原英才计划”人选。去年河南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950人,2022年以来已引进1500多人。

  河南在加大引才、育才的同时,注重稳才、留才,以近悦远来的人才政策,吸引各方优秀人才。

  稳人才,拼的是环境;留人才,看的是服务。

  实施“1+20”一揽子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梯次培育;实施顶尖人才突破行动、领军人才集聚行动等人才强省“八大行动”;聚焦住房、落户、子女教育等“琐事”,为高层次人才来豫发展解除后顾之忧……让人才踏实创新、安心创业。

  心仪的办公场地快速得到落实,融资难的问题专人上门解决。成立仅两年,公司技术骨干舒心做科研,中原动力迅速成为我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一匹黑马。

  33岁的金阳,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入职郑州大学,学校专门成立“电网储能与电池应用研究所”,由这位优秀青年人才牵头推进电池储能相关研究。“老家河南越来越有吸引力了。”金阳感慨道。

  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引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飞来”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回来了……丰沃的中原大地上,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竞相奔跑。各路人才走到科技创新的前台、走上事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创新河南的自信和底气。

  “我再一次诚邀海内外的科学家、杰出青年学子,尤其是河南籍的优秀人才,积极投身河南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火热实践,在这片沃土施展才干、成就梦想!”面向世界,楼阳生再次发出深情呼唤。

  创新驱动,前景激荡人心。

  乘势而上,河南奋力跃升。(河南日报记者 史晓琪 尹江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