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在行动 | 河南镇平:多彩锦鲤云端游 产业铺就强村路
新华网郑州9月19日电(谷婷婷 王晓飞)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地处伏牛山南麓,这里既不临海又不靠湖,却探索出了一条以水为媒、依水兴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镇平县侯集镇长彦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王晓飞 摄
仲秋时节,走进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长彦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一块块鱼塘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一尾尾五颜六色的锦鲤摆动着鱼尾,悠然觅食。“基地现有养殖水面1000多亩,鱼类300多个品种,很受市场欢迎,这些鱼都是论个卖,不愁销路……”该公司总经理李长彦说。
镇平县侯集镇长彦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员工正在按照锦鲤品相进行分级(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王晓飞 摄
侯集镇的观赏鱼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初,村民们养殖的都是本地金鱼,也不成规模,2005年以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开始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观赏鱼养殖规模,不断引进国外优质锦鲤品种并积极培育本地特色杂交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侯集镇的观赏鱼种类越来越多、市场越做越大。截至目前,侯集镇观赏鱼养殖水面达1万余亩,年产观赏鱼5亿尾以上,年产值超4.6亿元。
镇平县侯集镇长彦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鱼塘内的锦鲤。新华网发(王克伟 摄)
“宝宝们,看看这条‘泰狮’,品相多好……”“包邮,喜欢的加个关注”,在侯集镇谭寨村,村民姜柯正在电商平台做直播。“我的店铺主要经营金鱼,受季节影响,收入也不固定,高的时候月收入能有近万元。”姜柯说。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侯集镇乘着电子商务的东风,引进第三方机构,打破传统的门店销售模式,通过建强一支电商队伍、培育一个孵化基地、打通一个物流渠道等方式,大力发展观赏鱼线上销售,鼓励群众经营网店。
镇平县侯集镇谭寨村,村民姜柯正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销售。新华网发(王克伟 摄)
“我们做电商、开直播,通过各个平台往外销售,每天都能卖出不少。”李长彦说,通过电商平台直播,他们基地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就有1万多件。
通过电商销售平台的加持,小锦鲤“坐”上电商快车,“游”出富民大产业,侯集镇的观赏鱼越“游”越远,观赏鱼养殖已成为农户积极参与、政府大力支持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镇平县侯集镇长彦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员工正在按照锦鲤品相进行分级。新华网发(王克伟 摄)
据侯集镇副镇长罗文保介绍,依托传统养殖业优势,侯集镇大力发展观赏鱼经济,探索出“产业园+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培训3000余人,培育电商带头人126人,开设网上店铺526家,观赏鱼电商从业人员4160人,累计实现网上销售突破3.1亿元。”罗文保说。
同样是与水结缘,镇平县杨营镇却走出了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
在该镇稻虾产业示范园的稻田里,碧绿的水稻长势喜人;田垄间,鸵鸟悠闲穿梭;水渠中,成群的白鹅自在觅食;拉起的地笼里,一只只小龙虾“张牙舞爪”……
镇平县杨营镇稻虾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地笼里的小龙虾。新华网发(王克伟 摄)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是杨营镇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小龙虾在稻田里活动,不仅可以为稻田除草、松土,其排泄物还是稻子的天然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高、无公害。”杨营镇党委副书记赵德锋说,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土地生态恢复,实现了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
据赵德锋介绍,2022年,杨营镇的郭营、林寨、沙家、白庄、尹营等五个村级合作社进行联合,利用流转的千亩耕地,以村合作社入股的方式成立股份制企业,实行跨村联建,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镇平县杨营镇稻虾产业示范园,工作人员展示捕捞上来的小龙虾。新华网发(王克伟 摄)
“五个村级合作社法人均为股东,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将不同村的资金、资源、人力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以分红等形式保障所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赵德锋说,目前园区里的水稻和小龙虾长势良好,小龙虾单个体重已达到24克,预计水稻亩产能达到1300斤,亩均收益达4500元左右。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镇平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三产融合”,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迈步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