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港区之行,不虚此行”
蓬勃发展的郑州航空港给德国大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合影留念,并为航空港点赞。
在少林寺门前合影留念。
在比亚迪4S店参观。
参观省医学科学院。
中国传统龙狮表演十分精彩,德国大学生亲自上阵一试身手。
本版图片均为 徐聪 杨亚坤 摄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感受城市发展脉搏,在“一眼万年”的河南博物院体验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学习中国功夫,去河南特色骨干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探索校园中的传统文化……9月9日至13日,郑州航空港德国大学生“港区行”暨豫德青年友好交流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DHIK)38所高校的100名德国大学生“沉浸式”参访河南,近距离感受河南经济高速发展的蓬勃之势,以及厚重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结束时,百名德国大学生对河南依依不舍,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港区之行,不虚此行”!
发现河南之美 播撒友谊种子
在这个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百名德国大学生走进郑州航空港,参观城市会客厅、中原国际会展中心、省医学科学院、郑州园博园等地,聆听“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变革”,了解德国和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感受打造“全球航空大都市4.0”典范的大手笔……其间,德国大学生边走边听边看,感叹连连。刚感受完郑州航空港的勃勃生机,又一脚踏进少林寺的历史建筑群,抬眼眺望嵩山美景、聆听穿越时空的禅宗回声……德国大学生一次次举起手机拍照,一遍遍打开相机录像,感慨中国发展速度、点赞河南深厚底蕴。
“郑州航空港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很迅速,值得再来一次,我很期待下次来看到这座城市的新变化。”
“终于亲眼见识了中国功夫,有幸在少林寺跟着武林高手学习,太开心了!”
“很高兴能吃到河南的特色美食,最喜欢黄河大鲤鱼。我们连吃了两次,我希望还能再吃一次。”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文化,了解‘空中丝绸之路’的恢弘,体悟‘传统和现代’的差异,感受中国的开放包容与国际化程度。”全程参与活动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奥利弗·席默同样感受深刻。
“这次来华交流访问的100名德国大学生,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大学生交流访问团。相比以往访问的沿海地区,他们更希望看看中国中部地区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就带着他们来了。”作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现任郑州航空港驻德国(柏林)创新合作中心主任的孔明,在德国旅居23年后,带着德国优秀大学生来到他的家乡,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了解河南、认识郑州航空港。
延续传统友谊 厚植合作土壤
“此次德国大学生来访是郑州航空港‘空中丝路枢纽全球’系列活动之一,也是港区续写豫德交流合作新篇章的重要一笔。”座谈会上,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副主任郭鹏向德国友人伸出橄榄枝——我们成立了郑州航空港驻德国(柏林)创新合作中心,为的是搭建更通畅的国际合作桥梁,真诚希望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来港投资兴业。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先导区,郑州航空港区位优势明显,两小时高铁圈可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生活和消费,两小时航空圈可覆盖全国90%的人口和市场。
郑州航空港与德国有着传统友谊,近年来交流合作日益频繁。2021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通郑州至德国莱比锡的货运航线。2023年5月,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全方位、多维度推进新一轮对欧合作,郑州航空港致力于打造“中欧空中桥梁”示范样板。6月,“空中丝路枢纽全球”中德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合作交流会在这里成功举办,28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代表围绕智能制造等话题深入交流。当前,由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总投资100亿元,室内总展览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郑州航空港与德国的经济联系必将更加紧密、相互合作必将更加深入、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港区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优势必将为豫德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提供最多的业务场景、最好的平台载体、最优的营商环境。”郭鹏对此充满信心。
搭建友谊桥梁 期待美好未来
活动期间,德国大学生不仅体验了河南的厚重文化,更感受到了郑州航空港对人才的重视和诚意——“空中丝路引才计划”向全球有识之士发出热情邀约,港区将创新国际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打造海外人才发展平台,吸引海内外高层次、高技能、急需紧缺专业性人才来港创业。
对于国际优秀人才,郑州航空港更是诚意满满,从就业创业、资金补贴、平台搭建、安居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根植“梧桐树”,全链条支持海内外青年人才来港区发展。
“郑州航空港完善的产业链令我记忆深刻,这里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金融发展战略非常完善,政策也非常优惠,我回国后一定会向企业家朋友隆重推介。”德国大学生尼诺·克诺尔说。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建立起的桥梁,让德国大学生、德国公司与郑州航空港碰撞出更多合作火花,进一步深化两地交流与合作,为豫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奥利弗·席默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河南日报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慧丽 杨亚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