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推动高质量发展 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更足(新闻发布厅)
12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第二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服务保障不断提升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联系服务退役军人的重要阵地和桥梁纽带,对解决政策落实、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省市县三级均成立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退役军人事务行政机构,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达5万余个,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以此为依托,全省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建设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信息和视频一体化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远程咨询、视频连线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同时,定期更新困难退役军人数据库,实施精准帮扶,全程跟踪服务,并广泛动员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情暖老兵——关爱退役军人”等活动,全力为老兵排忧解难。
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明体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已重点慰问34.9万余人,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帮扶困难退役军人35万余人次。
安置就业更加高效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河南省把退役军人安置就业作为稳军心、暖军心的重要任务落实,打好安置就业“组合拳”。
为拓展就业渠道,近年来,河南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工作机制,采取开展跨区域就业合作等诸多举措,全省新增退役军人就业12万余人,帮扶2万余名退役军人创业,占同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总数的94%。
为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河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决策部署,引导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全面放宽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提升退役年限和年龄限制,将参加免试成人专升本政策覆盖全部退役军人。
“两年来,我省共完成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6.1万余人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2.7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100余人。”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国宝介绍。
尊崇氛围更加浓厚
近年来,河南省全面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大力弘扬英烈精神,深化“双拥”创建,尊崇氛围日益浓厚。
优待证“朋友圈”不断扩大、“含金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为全省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制发优待证254万余张,全面落实持证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优待政策,239家旅游景区落实门票减免优待政策。
“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已签约1500余家合作机构,优待内容涉及金融、通信等10多个行业。”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范玉龙说。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再提升。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全省5000余座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保护,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整体功能全面提升。
“我省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作用,开展英烈红色故事宣讲2万余场次,受众300余万人次。”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天金说。
双拥创建不断深化。近年来,全省累计投入30多亿元、划拨土地1万余亩,支持部队备战训练。全省建立拥军窗口、双拥通道等双拥站点46万个。驻豫部队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后投入30多万人次支援20多项重点工程和公益设施建设。
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河南省坚持把退役军人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依靠力量,积极引导他们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不断强化思政引领,通过河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等先进典型选树,“邓州编外雷锋团”和张东堂、李世江等3000余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各领域发展的“领头雁”。
加强“兵支书”培训培育。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500余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4万余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一批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兵支书”“兵委员”成为乡村振兴的“带路人”。
河南省还着力打造“出彩中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全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达1.7万余个、志愿者16.5万余名,他们活跃在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各领域,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亮丽风采。(记者 徐东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