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已经成熟的蒲公英种子,今天就要收获了。”4月14日,南阳市内乡县蒲小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贤看着满地密密麻麻的蒲公英种子,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蒲公英种植基地 摄影 赵花周
据了解,2023年,内乡县蒲小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尝试在余关镇子育村发展蒲公英种植,效果不错。2024年,该公司将蒲公英种植面积增至200亩。
“这得益于子育村丰富的水源。蒲公英生长时间长,需水量很大,而带驹河为蒲公英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李贤表示,之所以选择这里做基地,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伴随着一阵“突突突”的拖拉机轰鸣声,一辆经过改装的蒲公英种子收割机下地了。收割机驶过,毛茸茸的“雪球”被吸进了大口袋,只留下了蒲公英的茎和叶。
“每年的种子只在第一茬采收,一亩地能采收30多斤种子,能做药材。从第二茬开始,我们采收蒲公英15厘米至20厘米高的叶子,制成生态菜苗,对外销售。”李贤介绍道。
收割现场 摄影 赵花周
蒲公英种植为子育村的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浇水、除草、收割都需要人工。“2024年种的这200亩地,需要的劳动力就更多了,本村的劳动力都不够用了。”子育村党支部书记王建伟说。
蒲公英的种植为子育村乡村产业振兴找到了一个新的支点。2024年,内乡县余关镇、岞曲镇、湍东镇已发展蒲公英种植400余亩,发展势头强劲。下一步,内乡县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延伸蒲公英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蒲公英种植、加工、销售三产融合发展,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文 王小军 赵花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