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标准农田绘就好“丰”景(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
麦熟一晌,贵在争抢。5月30日,许昌长葛市古桥镇种粮大户李宝强流转的2000多亩地里,机声隆隆,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抢收大战。
“粮丰天下安。今年粮食收成不错。”指着眼前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李宝强说,“昨天收割的200亩地,亩均产量达到1200斤。”
“稳产增收,离不开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李宝强感慨,今年小麦先是跨过了干旱、病虫害几个坎儿,后来又在灌浆期受到干热风侵袭,能夺取丰收,离不开高标准农田的“硬实力”。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
“好处可多了。”李宝强对比今昔,打开了话匣子,“最早田间是不到两米宽的土路,一过车就尘土飞扬,下雨天又变成了‘泥水路’。现在修的水泥路又宽又平,农机进来集中连片耕种,成本降了一大截。”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过去是‘浇地’,现在是‘浇庄稼’。”李宝强说,地里装上了固定式、绞盘式、地埋式等喷灌设施,从粗放的“大水漫灌”到精准的“喷灌”,省事儿又省心。
近年来,长葛市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现代农业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从农民要求最强烈、愿望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地方入手,明确“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工作思路,从农田水利、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等多方面入手,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长葛市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健全乡、村两级管护网络,以乡镇为单位,对农田工程设施进行统筹管理;出台《长葛市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办法》,责任到人,建立高标准粮田基础设施的建、管、用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科技,让传统农业抖掉了‘土味儿’。”李宝强说,在古桥镇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采用了“统一选用良种、统一整地播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机械收获”的“六统一”精细化种植模式,让过去“望天收”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
目前,长葛市高标准农田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并连续16年保持“全省产粮大县(市)”称号。(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通讯员 张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