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让长江与黄河“相遇” 沿岸乡村焕发新机
2024-06-09 14:18:1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万庆丽责编:蒋硕

穿黄工程: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性“相遇”_fororder_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JPG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6月7日,“一泓碧波三千里——书写十年新画卷”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郑州市,实地探访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新郑市观音寺镇十里铺村,见证黄河水和丹江水“相遇”的奇迹,了解沿岸乡村风貌焕发出的新生机。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位于黄河南岸的郑州荥阳市和北岸的河南焦作温县境内,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越黄河的关键性、标志性工程,总长19.30千米,主要任务是安全有效地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

穿黄工程: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性“相遇”_fororder_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入口.JPG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入口

  从荥阳黄河孤柏嘴空中俯瞰南水北调穿黄隧道工程,南、北岸像放置了两把琴身相对的巨大“吉他”,它们看似被黄河隔开,但在河床下30米深处,却被两条深埋地下的隧洞连通。

  丹江口水库的清澈长江水自渠首奔涌而出,一路向北,然而黄河却成为其前行的天然屏障。为克服这一难题,工程师们在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巧妙开凿了两条长达4250米的隧道。通过这两条穿黄隧洞,南水北调中线向北方输送的丹江水,与黄河实现立体交叉,穿越万古黄河,继续向北。

穿黄工程: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性“相遇”_fororder_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设备展示.JPG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设备展示

  平时,黄河水在上面流,丹江水在河底隧道中过,两者上下而过。而在水量充沛时,该工程会将丹江水向黄河补水,届时长江就会“遇见”黄河。

  一渠清水永续北送,解决了我国北方水质问题,让沿途群众喝上了“甜”水,也让南水北调工程沿岸的乡村焕发了新生机。

  在十里铺村,采访团一行看到村里的主干道平整宽阔,路两旁月季、桂花掩映成趣,目之所及皆干净整洁。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治理的典范。

穿黄工程: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性“相遇”_fororder_美丽的十里铺村.JPG

美丽的十里铺村

  据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赵东民介绍,该村共有农户670户,以前村里地坑遍布、道路狭窄,污水废水排放在地坑里,气味难闻,容易滋生蚊虫细菌。

穿黄工程:长江与黄河的历史性“相遇”_fororder_干净整洁的街道.JPG

干净整洁的街道 

  2018年以来,十里铺村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通过铺设污水管网13293米,将各家各户的污水统一收集到村内处理规模为每日150吨的终端污水处理设施内处理,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这不仅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保护了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同时,该村整治了村内的地坑和道路,拓宽了村内主干道,利用处理后的水打造了景观塘,设置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大舞台和健身广场,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提升、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文/图 仝瑞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