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增加22亿元补贴资金 郑州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升级”
2024-09-18 09:35:16来源: 郑州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近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政策新闻发布会获悉,当前,全市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补贴活动均已启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焕新”也将很快同大家见面。

  本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政策有何亮点?如何确保政策优惠直达消费者?发布会上,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解读。

  新增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是鼓励消费者“报废旧车购置新车”,而汽车置换更新政策的侧重点是“转让旧车购置新车”。

  郑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汽车报废更新政策要求消费者于2024年4月24日至12月31日期间,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

  汽车置换更新政策则要求消费者于2024年7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间(含当日),按照“每转让一辆旧乘用车并购买一辆新乘用车可享受一次补贴”“资金用完为止”的原则,对个人消费者在省内转让(不含变更登记和报废)本人名下的非营运乘用车,并在省内购买、登记上牌非营运乘用车新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标准,按照报废和购新车辆种类不同,分别补贴2万元和1.5万元;汽车置换更新的最高补贴标准是1.6万元。

  每人最高可享8次家电补贴

  “今年5月31日起,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绿色家电、智能厨卫家居以旧换新活动,持续两个月时间,完成交旧购新7.91万单,带动消费超4亿元。国家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发布后,省市两级精心筹划,认真准备,已在全市征集了首批628家销售门店参加活动。”郑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相较之前每位消费者可购买5件,每件优惠10%,最高优惠1000元,每位消费者最高可享受5000元补贴,本次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每位消费者每个品类可以买1件,包括冰箱(含冰柜)、洗衣机(含洗烘一体机)、电视、空调(含家用中央空调)、电脑(品牌机,含笔记本电脑,不含平板、组装机)、热水器(含壁挂炉)、家用灶具(含集成灶)、吸油烟机等,共可买8件,其中购买2级能效产品优惠15%,购买1级能效产品购买20%,最高优惠2000元,每位消费者最高可享受16000元。另外,活动从9月10日起持续至12月31日,留给广大消费者充分的选购时间。

  本次活动不强制回收旧家电,消费者可自愿选择交售旧机。消费者从云闪付搜索“河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平台”小程序,领取参与资格及优惠券,在参与活动的商家选购符合要求的商品后,先核销资格,再进行付款,同步核销优惠券。商家通过后台操作系统完成发票上传,即完成参与流程。消费者的购买资格将通过商务部平台统一核验,领取资格后,无法在其他地方进行同品类商品购买,领取资格的消费者和付款的消费者必须是同一人。

  郑州市争取到22亿元补贴资金

  强化财政政策支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动郑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政策尽快落地见效。郑州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统筹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86亿元。经积极争取,郑州市分配到的资金22亿元(含航空港区),9月14日,省财政已将资金指标下达郑州市,并预拨了第一批补贴资金10亿元。

  同时,为充分发挥资金效益,释放政策红利,郑州市财政局将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抓紧制定相关领域实施细则和方案,细化补贴标准,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政策优惠直达消费者。

  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督促郑州市参加以旧换新消费品生产销售单位,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向消费者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优质产品。同时,对市场价格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政府投入资金拉动消费、提振市场活力的社会效果。

  在以旧换新工作中,如果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以及价格欺诈等问题,可随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市场监管部门将保持24小时畅通消费者诉求和反映渠道,及时受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

  一系列的政策助力,推动郑州跑出“更新换代”加速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郑州市将坚持省、市、区三级联动,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和落地实施,支持行业协会、商家企业等,举办形式多样的以旧换新专题活动,让消费者更好享受政策红利。(记者 孙婷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