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文旅微短剧风起新河南
2024-10-14 09:03:37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一口气追完了《重生——80年代之再见你一面》,我深深感受到了郑州的发展变迁。”10月13日,郑州市民陈阳通过微短剧看见了一个鲜活可感、富有温度的郑州。

  以阜民里文化街区、商城墙为拍摄背景,这部由管城回族区委宣传部出品的首部商都微短剧国庆期间开始持续加推,为河南文旅“上分”。

  融通古与今,展现新与魅。不久前,“亳都·未来之城”正能量网络微短剧联盟创作基地落户管城,微短剧与文旅“牵起手来”,让更多人看见“古商都、新郑州”。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已成为现实。今年以来,河南文旅刮起了“微短剧风”。有以戏剧为切入点创作的,如豫剧《豫见您,遇见你》;也有以5A级景区为大背景创作的,如信阳的《鸡公山传奇之云中恋》、郑州的《天下嵩山》;还有以整座城市的文旅知名景点为创作背景的,如洛阳的《“洛”花如有意》《又见鸾鸟起舞时》……河南文旅微短剧日渐呈遍地开花之势。

  尤其是郑州,正在打上“微短剧创作之都”的新标签。据统计,目前,在全国经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通过播出的“竖屏”短剧行业中,西安、郑州、横店位居全国前三。“郑州有290多家微短剧从业公司,固定从业人员3万人左右,全国近四成的短剧创作来自郑州。”郑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秘书长李哲介绍,2024年上半年微短剧行业排行榜显示,有203部郑州承制的短剧登上热力榜。

  文旅微短剧何以风起河南?文旅热,微短剧也热,两端都热火朝天的背景下,二者强强联手,被视为“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

  在业内人士看来,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众多“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的知名文旅资源不仅为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还为其推广和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化厚重、交通便利、文旅场景丰富、短剧人才集聚、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这些都是河南发展微短剧产业的突出优势。”短剧投资人卢庆磊介绍,中国电影市场上的灯光师中河南籍占了85%,河南的群演在全国占比达40%。

  抢抓微短剧“风口”,河南积极推动“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郑州市率先研究出台《加快推进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积极开展“河之南·游郑州”主题创作征集活动等,努力让微短剧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河南抢抓这一时代‘新风口’,走在了全国前列,这里诞生了大量优秀微短剧创作机构和作品,不仅赢得了网民的喜爱,也让我们看到了微短剧行业的无限可能。”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张跃明说。

  优秀的微短剧作品不仅有“短”的壳,更有“精”的核。在河南,“微短剧+”赋能文旅融合,正让“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成为文旅新风尚。(记者 王延辉 祁道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