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豫苏产业链对接签约超285亿元
2024-10-14 09:04:35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千里豫苏一线牵,携手合作正当时。10月12日,由河南省政府主办,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苏州市政府、信阳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豫苏产业链合作交流对接活动在苏州举行,活动以“共筑生态、链向未来”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革命老区振兴的决策部署,巩固苏州信阳对口协作、深化豫苏产业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本次活动共达成签约合作项目114个、签约总金额285.1亿元,有力推动了豫苏两省携手并进互利共赢。

  豫苏交流渊源长

  河南和江苏的交流源远流长,古有大运河,今有“米”字形高铁网。

  “江苏与河南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融,优势互补,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魏晓伟在活动致辞中说,长期以来,河南为江苏输送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成为很多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河南的重大项目有江苏企业参与,江苏的各类市场也有河南企业的身影。在豫的江苏商会,会员数量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越来越多的苏企走进河南,扎根河南。

  “真诚期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力促进两地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豫苏合作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魏晓伟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苏州与信阳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推动苏豫两地文化交流、产业对接、创新发展、政务服务、人才交流等多领域的合作。

  “2022年苏信对口合作以来,两地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促进产业链深度对接,互助提升,联动发展,成功打造了苏信合作总部基地、苏信产业园区等一批引领性项目。”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旭翔在致辞中说,相信在市场化机制引领下,两市产业链一定能够同频共振“链”出精彩,苏信合作也一定能够再上台阶,再结硕果。

  两地产业协作空间广

  河南和江苏都是经济大省,两地产业具有一定互补性。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杨新生在会上表示,本次对接活动为长三角广大企业家了解河南、投资河南搭建了新平台。

  “当前河南正处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关键期,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食品、现代轻纺、现代医药等七大产业集群为长三角广大企业家投资河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杨新生在会上热情推介了河南制造业的基础优势、重点布局和发展生态。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深江苏乃至长三角企业对河南的了解,推动豫苏合作站上新起点,迈向新高度。

  作为制造业强省,江苏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有不少成功经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李强介绍了江苏省全面加强“1650”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的经验和成果。

  “我们鼓励支持有需求的企业赴河南投资兴业,也诚挚欢迎河南企业来江苏创新创业。相信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江苏与河南两省的产业合作更加紧密。”李强在会上表示。

  苏信对口合作效果好

  信阳是豫苏合作的主力军,也是受益者。

  “苏州产业发达,结合信阳的优势,我们希望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绿色家居、生物医药、新材料6大产业上和苏州加强合作。”信阳市副市长李新伟说,信阳将紧抓苏信对口合作机遇,加快产业贯通、创新融通、要素协同,携手推动对口合作结出更多丰硕成果。

  江苏苏美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学虎分享了在豫发展成果和合作经验。“我们与信阳市淮滨县的合作始于责任担当,成功于共建产业合作生态。”林学虎表示,苏美达发挥自身在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链整合方面的专长,通过多种方式的合作,有效带动了淮滨县及周边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开发了周边5县1区23家中小型服装加工厂,间接拉动了近1200人的就业。

  看中河南优势的还有独墅联盟会长、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宁益华,作为一家享誉业内的医疗器械协同创新体,他们已经大手笔布局郑州航空港区,先后组织三批优秀企业前来考察洽谈,头部13家企业已有落地计划。(记者 陈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