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铜及铜加工产业迈入新发展阶段,河南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大省、铜产业大省,该如何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化铜基材料产业链?
10月29日,河南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企业家论坛暨上下游对接活动在洛阳举办,全省及国内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会聚一堂,就如何抓牢铜产业发展新机遇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国际铜产业风险与机遇并存
“过去三年,中国铜加工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铜加工材产量每年都保持3%左右的增幅,新产品研发及进口替代进展显著,自动化、智能化加速推进,我国铜加工行业全面进入全球先进行列。”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秘书长靳海明介绍,2023年以来,全球风险性事件增多,区域贸易壁垒增加,导致铜价高企,一方面造成铜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其他材料对铜的替代,使国际铜产业发展进入了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新阶段,也给国内铜产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中原地区是重要的铜生产和消费区,拥有坚实的铜工业基础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铜产业已发展成为河南有色金属第二大细分产业。”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会长崔红松介绍。据统计,河南省铜基材料产业年产值已近1500亿元。高精度铜板带、精密铜管、电解铜箔等细分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涌现出了中铝洛铜、金龙铜管、中原黄金冶炼厂、国投金城冶金、新昌铜业、华鑫铜箔、宝鑫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为河南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双碳’背景下,能源结构转换加速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为铜产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任伟军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铜等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将铜基新材料纳入重点产业链持续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行业创新水平、市场竞争力、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制造业贡献率持续跃升,我省有色金属产业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先进铜基材料产业是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机遇与挑战,“河南铜”该如何作为?
“河南铜”抓机遇需探索新途径
“目前来讲,国际产业链比较成熟,利润空间大,铜加工龙头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产业链,仍然是首要选择。”靳海明认为,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胜出,国内产业链企业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应尽量避免独自扩产,要以收购、重组做大做强为主要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效率。
如何实现铜产业链各环节高质量发展?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铜锡事业部经理贾叶林在论坛主题报告中建议,铜资源开发要重视铜资源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铜冶炼要有效控制产能防止盲目扩张,跳出一味追求产值的错误认识;铜加工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目前全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链的培育工作已经从‘规划期’全面转入‘建设期’‘实战期’。”河南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张海庆表示,作为链长责任单位,省财政厅正统筹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研发等专项资金,持续加大对铜企业技术改造、“机器换人”、重大科技研发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先进铜基材料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记者 尹江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