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文物让中外嘉宾流连忘返(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
“司母辛”铜方鼎
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
嘉宾在现场认真聆听。
中外嘉宾在活动间隙探讨交流。本栏图片均为河南日报记者 邓放 摄
古老精致的贾湖骨笛、殷商时期的车马、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作为本次大会配套活动之一,“考古与中华文明溯源展”同步开展,众多河南文物亮相其中。
据了解,此次展览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联合全国16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推出,从三个方面讲好中华文明溯源故事,完整构建“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文明体系化发展脉络。在文物内容方面,共计上展文物1460余件(组)。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河南元素十足,展出了二里头宫殿复原模型和精品文物,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洹北商城、殷墟等遗址出土的器物,不仅科学阐释了夏文化内涵,还构建了从早商、中商到晚商近六百年的时空序列。
“这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在“司母辛”铜方鼎前,不少外国嘉宾发出疑问。此鼎出土于安阳妇好墓,体型庞大,重达117.5公斤。展厅讲解员介绍,“司母辛”铜方鼎是不多见的商代大型重器,“司母辛”铸于口下内壁,意思是妇好的子女为祭祀亡母辛而铸此鼎。
和“司母辛”铜方鼎一同展出的还有贾湖骨笛,它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在展厅内,中外嘉宾聚集在声音体验装置前,戴上耳机聆听贾湖骨笛演奏出的《梁祝》《小白菜》《沂蒙山小调》等乐曲。笛音穿越八千多年的时光,引人无限遐想。“骨笛是由丹顶鹤的尺骨制作而成的,长则24厘米,短则17厘米,有5到8个孔,是完全可以吹出音乐的。咱们现在听到的这段优雅的旋律就是我们的专家用骨笛吹奏出来的。”展厅讲解员介绍。
展厅中,有关河南的展品前都有不少中外嘉宾驻足。殷墟遗址出土的殷商时期的马车,妇好墓出土的象牙杯子,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安阳小南海遗址出土的石片、凹刃刮削器、砍砸器、石锛、石凿、雕刻刮削两用器等旧石器时代文物,都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通过一件件文物,中外嘉宾可以领略到中华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开创精神,巧夺天工的卓绝智慧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从而对厚重、开放、包容的中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记者 杜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