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姬冬央:为设备“巡诊把脉”的技能“医生”
2024-12-04 11:48:03来源:中工网编辑:张雨晴责编:蒋硕

  11月28日凌晨4点多,寒风正凛冽,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姬冬央就扛着工具包,提前抵达厂区,投入电气仪表检修工作中。

  “这有什么!热爱可抵万难。”作为为设备“巡诊把脉”的技能“医生”,姬冬央把汗水青春融入创新生产一线,以技能彰显个人价值,先后获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石化医药系统大工匠、三门峡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姬冬央:为设备“巡诊把脉”的技能“医生”

姬冬央给徒弟讲解设备开关注意事项。王威 摄

  “小装置”输送“大热量”

  “这些电气仪表看似无趣又复杂,但正是它们成就了我,给了我发挥才能的舞台。”回想起和电气仪表“打交道”的经历,姬冬央感慨地说。

  2008年5月,姬冬央加入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电气仪表系统,这是化工企业最核心的部分。刚开始面对电气仪表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有一箩筐,姬冬央心里也有些发怵。

  各项参数、设备情况、检修状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姬冬央找了手掌大小的笔记本随身带着,遇到问题随时记录,自己琢磨不透的内容找前辈请教,一来二去,小本越攒越多,实操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2016年初,河南省义马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极寒空气席卷,气温骤降至零下18摄氏度,厂区气化炉上的多个仪表被冻僵,纷纷出现故障,警报声此起彼伏。面对状况,姬冬央召集部门员工在凌晨1点紧急集合,披上厚重的棉衣,戴着防冻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个仪表,寻找故障根源。

  “在检修过程中,根本就顾不上冷,心里想的全都是怎么排查仪表故障。”姬冬央说。在寒风中连续奋战50多个小时后,检修突击队终于成功修复了四十多个出现故障的电气化仪表。看到最后一个仪表恢复正常,姬冬央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姬冬央:为设备“巡诊把脉”的技能“医生”

姬冬央正在检查仪表。王威 摄

  “搞科研来不得半点虚的”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产力,而一线是技术工人创新的养分。”姬冬央说,电气仪表检修是扎根一线的技术,因此,电仪检修人员要在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中进行创新实践,创造价值。

  2020年,一台锅炉在正常运转时突然遭遇“梗阻”——由空气压缩机组提供气源的锅炉给水气动阀门失去了气源的支撑,导致整个热力供应系统瞬间陷入瘫痪,生产线停滞,需要两天的时间恢复生产、经济损失可能高达两三百万元。

  虽然姬冬央和技术团队很快把问题解决了,但这次事故让他一直“耿耿于怀”。“这个锅炉给水气动阀在工厂的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点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怎么才能完全避免呢?”

  他把自己关到办公室里,反复复盘此次事故的过程和细节,抽丝剥茧地分析、提问,终于有了初步想法:“这个阀门是用一个气路输送气源,为什么不再装一个备用的气路输送气源呢?两个气路是否可以实现自由切换呢?”

  由于行业内没有类似案例供参考,姬冬央就自己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为了攻关,他和团队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科研来不得半点虚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实实在在测出来、算出来的,每一个方案都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姬冬央说。

  3个月过后,经过百余次反复实验,一个双气路无扰动切换装置问世。

  “这个双气路无扰动切换装置最关键的点就是做到了‘无扰动’,能保证锅炉给水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为厂区热量供应又上了一层安全‘保护罩’。”姬冬央说。

  自2015年姬冬央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共取得技术创新150余项,大众创新600余项,发表论文26篇,获得专利6项,创造的经济效益达900万余元。

  “只要肯动脑、肯动手、肯钻研,就没有迈不过去的‘火焰山’。”姬冬央说。

  “再好的技术也要有人接力”

  “一个人强不算强,再好的技术也要有人接力。”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姬冬央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积极开展导师带徒和技术帮扶,手把手地为其他青年职工传授岗位技巧。

  每次前往现场遇到问题时,姬冬央都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将有用的经验提炼出来,在为新人开设技术课程时,将这些宝贵的记录作为生动的教材使用。这个“现场记录宝典”,至今已经积累了八九本之多。

  “姬老师的专业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实际操作也有经验,难得的是他愿意把他的‘独家秘诀’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我们,是我们成长路上当之无愧的‘导师’。”姬冬央的徒弟杜彬说。(王佳宁 陈梦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