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④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新闻发布厅)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重要力量。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既是重要任务,也是重大使命。12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长期以来对河南民营经济开展法治保障工作的有关情况。
聚焦法治护航,强化专项治理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近年来,全省政法机关在促进涉企法治建设方面做出创新探索,依法维护诚信、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河南省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职能作用,把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作为重点任务,持续推动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规制度。“我们组织开展地方性法规政策清理工作,对影响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规定及时废止或调整完善,健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保障体系,保障各类经营主体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平等、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平等。”河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雷忠旺介绍。
积极推动涉企立法。河南省司法厅推动出台《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10余部法规规章,助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减负纾困,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我们将进一步问计于民、问计于企、问需于民、问需于企,推动立法更加切合实际、服务大局。”河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艳表示。
严打涉企犯罪。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瞄准扰乱破坏市场秩序的“行霸”“业霸”,共打掉涉黑恶犯罪组织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91人。开展“净网2024”专项行动,打击整治针对企业的网络谣言,办理各类刑事、行政案件100余起,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
严惩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全省三级法院均设立了专门审理知识产权纠纷的相应审判机构,全面推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为创新发展持续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对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既判处有期徒刑等主刑,也判处罚金等附加刑,有力震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志增说。
聚焦平等保护,规范执法司法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河南省政法机关打出“组合拳”,持续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加码”。
“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河南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志强介绍,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持续强化涉企立案监督,开展涉财产强制措施专项监督,监督推动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刑事涉财产部分执行案件172件,纠正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6件次,涉及财产价值967万元。开展民企内部腐败专项治理,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343件404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373万元。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河南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武清说,当下,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整治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涉企案件久拖不结,冤错案件有错不纠,选择性执法、片面执法、逐利执法等问题。
引导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优化检查流程,切实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让监管“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监管和教育相结合,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庆凌说。
聚焦法律服务,为企纾困解难
全省政法机关坚持服务保障、综合治理,树牢“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理念,组织实施涉民营企业法律服务质效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推出便企利企惠企政策举措。
省委政法委坚持每年统筹组织河南省政法单位开展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近3年来,已有116条便民利民举措从承诺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河南省高院组织开展法律讲堂、庭审观摩等活动,制作印发《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示100条》。
河南省检察院在各地检察服务中心设立“检察护企”绿色通道,优化涉企案件快速分流办理机制。
河南省公安厅制发《河南公安机关2024年便民利民十项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着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暨万警助万企”活动,今年以来,全省1.4万余名民警已联系帮扶1.7万余家企业。
河南省司法厅持续开展“万警进万企”“万所联万会”“千所联千企”等活动,组织709个律师服务团为2630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立体化的优质法律服务。(记者 王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