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新乡经开区:“双商”在线 产业成链
2024-12-26 09:06:17来源:河南日报编辑:张雨晴责编:蒋硕

  原标题:一手抓招商 一手抓营商 “双商”在线 产业成链(四十而不惑 “开发”新篇章——走进河南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乡经开区:“双商”在线 产业成链

2024年,新乡经开区城区景象。

新乡经开区:“双商”在线 产业成链

2002年,新乡市小店工业区(新乡经开区前身)筹建时的办公场地。新乡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新乡经开区

  ■独门秘籍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名片

  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2003年,2006年被确立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形成高科技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高成长性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

  12月17日,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纤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多栋大楼主体框架基本落成,预计明年上半年就可建成投产。

  这是由河北中冀万隆纺织有限公司与新乡白鹭投资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项目,投产后可年产各类纱5000吨、机织布1500万米、针织坯布2000吨、针织印染成品布5000吨,年营业收入可达5亿元。

  一家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地方纺织龙头企业,为何跨越千里选择到新乡经开区发展?

  “向绿色转型,是我们对行业未来的判断,也是到新乡经开区合作发展的动因。”河北中冀万隆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淑萍说,这里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给了她转型尝试的底气。

  与一般的纺织项目不同,绿色纤维产业示范基地未来生产的无论是纱还是布,都将全部以绿色纤维为原材料。

  什么是绿色纤维?绿色纤维一般是指以木材、竹子等可再生植物为原料,加工工艺环保,最终产品可降解的一类纤维。

  事实上,以高科技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新乡经开区,在2022年就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00多亿元、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的绿色纤维专业园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人造纤维—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全产业链配套体系,相关产品达到110种,区内企业的长丝产能全球第一、氨纶产能全国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绿色纤维——莱赛尔纤维产能全球第二、全国第一。然而,以往这些绿色纤维绝大部分都销往外地,本地消化的很少,对本地纺织服装产业链并没有起到带动作用。

  为此,新乡经开区开展精准招商,其中就包括多次邀请河北中冀万隆纺织有限公司到新乡参观考察,深入交流后,双方终于有了此次合作。

  “招商引资成效决定了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增量,谁拥有优质的增量,谁就能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新乡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该区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营商,双轮驱动,以项目之“进”促进发展之“稳”。

  新乡经开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专业+全员+公司”招商机制,用好“五种招商模式”(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和“六个一”(一个产业、一位包联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招商机制,力争更多延链补链强链型项目落地。

  同时,注重要素保障和服务优化,树立“土地等项目”工作思维,累计盘活闲置用地1337亩,占全区闲置用地的47.6%;大力推行“全流程代办、全过程服务、全要素对接”的“三全工作法”,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建设、早达效。在2023年度全省国家级功能区营商环境评价中,新乡经开区综合指标排名位居前列。

  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将目光投向经开区、将合作留在经开区。

  河南科之诚第三代半导体碳基芯片有限公司带着一项颠覆性技术创新落户新乡经开区,其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金刚石基高频滤波器芯片,实现了高频滤波器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

  一家深圳的LED显示屏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择将企业整体搬迁至新乡经开区,成立河南佳源光电有限公司,建成后将成为新乡最大的LED显示屏生产企业,年产能达18万平方米。“新乡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增强了我们拓展市场的信心。”该公司负责人罗志华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新乡经开区累计签约落地项目84个,总投资112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新乡经开区GDP同比增长9%,居新乡市第1位。

  新乡经开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牢固树立“产业兴区、向新图强”和“项目为王、企业至上”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招商引资向更有效率、更具水平、更高质量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袁楠 河南日报通讯员 林子俊 罗新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