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母亲河的永续发展
大河泱泱,汇万流以浩荡。2019年郑州、2021年济南、2024年兰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母亲河的未来深远谋划。
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首倡地、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明的孕育地,5年来,河南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将如何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3个多月来,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陆续举行16场新闻发布会。相关省直单位和沿黄10个省辖市(示范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介绍河南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探索成效,及下阶段目标任务、务实举措等,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守护母亲河
河南正处于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部位,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也是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的核心区。
防洪工程筑起黄河安澜屏障。黄河河南段目前已建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501公里标准化堤防体系;累计新续建河道整治工程53处,改建加固险工、控导、防护坝45处;构建黄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在洪水防御中赢得先机。
调水调沙保障黄河长久安澜。今年7月,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与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运用,进一步增强黄河水沙调控和水资源调蓄能力。未来,随着黄河黑山峡等控制性骨干工程开工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将更加完善。
保护母亲河,一系列制度规划先后出台——印发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实施方案,实施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等系列专项规划,出台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水污染物排放等标准规范,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立法先行,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办法》等“一办法、三条例”为河南省确保黄河安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保护母亲河,一系列扎实举措落地见效——在黄河流域率先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探索出公益诉讼保护河湖生态环境新路径;与山东省签订两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省内基本实现主要一级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着力补上城市环境治理设施短板,污水直排、垃圾乱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连续保持Ⅱ类水质,好水比例连年提升;大气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濒危动植物种群明显增多;5年来,全省黄河流域市县共完成造林645.38万亩、修复流域生态面积近158万亩。
大河上下,河水汤汤,母亲河正在恢复生机与活力。
建设幸福河
12月27日,国道230封丘至开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正式通车,新乡往返开封距离缩短近30公里;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北堤内引桥工字组合梁架设完成,黄河上最长公路桥实现全线贯通……
黄河从河南省穿流而过,为推动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调发展,河南省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目前全省公路黄河桥达到27座,有力促进黄河两岸人流、物流、商流自由便捷流动。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聚焦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积极推动产业迈向新赛道,构建了绿色制造新体系,塑造了链群竞争新优势。黄河流域内,郑州市、开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洛阳市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集群等6个集群入选首批河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并被纳入河南省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
黄河流域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资源,河南是黄河文化孕育、形成、发展的集大成之地,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示“最早的中国”,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呈现“盛唐气象”,创意赋能让千年“大遗址”变成时尚“会客厅”;在开封,黑岗口黄河河势观测台、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黄河宋城文化广场,一条生态廊道串起散落的文化景观;在安阳,甲骨文广播体操风靡校园,洹河夜游、点亮殷墟、博物馆夜游出新出彩,甲骨文借助新技术、新创意融入日常生活……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眺望前方奋进路,用好黄河水资源,答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份答卷,河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地各部门久久为功、不懈奋斗,黄河两岸必将铺展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母亲河必将成为惠及广大民众的幸福河。(记者 宋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