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冬季里的“甜蜜商机”(全力拼经济 决胜全年红 拼在一线 干在一线)
“窗外北风呼啸,坐在暖气屋里吃雪糕。”网上流传的冬季北方的“乐子”,正在转化成濮阳雪汇的“单子”。
12月30日,进入位于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河南省雪汇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汇食品”)生产厂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奶香、巧克力香。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马力开足,灌注在模具内的料液随着传送带的转动,插筷、凝冻、脱模、封裹、装箱等工序依次完成。
“目前每天雪糕产量达30吨,大概6万块雪糕。”该公司董事长张峰介绍,每年的夏季和供暖季,是雪汇食品的两个生产旺季。“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吃雪糕,已成为不少人的爱好”,天气越“冷”生意越“热”,雪糕也是“冬令经济”一部分。
张峰告诉记者,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合理安排产能,也会未雨绸缪做好产品储备和市场供应。
据了解,雪汇食品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冷冻饮品企业,也是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有花色雪糕生产线19条,国内最大的脆筒生产线2条,日产规模600吨,销售区域覆盖河南、河北、山东等8省70多个地市,濮阳本地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
雪汇食品27年如一日,持续把“冷”生意做“热”的秘诀何在?张峰用“不变”与“变”来回答。
不变的是,核心产品几十年不变味、不涨价,坚持走“亲民”路线,做老百姓吃得起的雪糕。
变的是系列产品和生产工艺不断创新。今年,雪汇食品利用濮阳的特色农产品红薯,研发出“红薯雪糕”,爆红市场。据张峰介绍,传统的雪糕企业大多背靠“乳业”,而雪汇背靠的是河南的特色农产品原料优势和文化优势。雪汇食品将充分利用河南的资源禀赋,研发“红枣雪糕”“山药雪糕”等特色产品。同时,在“雪糕+文创”上下功夫,比如把濮阳的龙文化、安阳的殷墟以及郑州的少林等“搬”到雪糕上,生产跨界产品,推动雪糕“出圈”。
张峰透露,由雪汇食品投资的瑞雪冷链产业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其规划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冷饮车间2.6万平方米、冷库1.2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冰淇淋工厂。(记者 逯彦萃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鹏宇 河南日报通讯员 施民法)
记者手记
在濮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雪汇食品是我省实体经济创新求索、蓬勃发展的样本。
市场咨询机构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冰淇淋市场销售额为574.78亿元。未来5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预计保持逐年上升势头,到2028年规模超过700亿元。
如何抓住行业红利?雪汇食品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有产业园区作为硬支撑,有产品研发的软实力,既坚守性价比,又扩充产品线。瞄准消费者需求,把区域资源禀赋转化成企业发展优势,未来商机无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