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平顶山市叶县绘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2025-03-05 11:33:10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3月4日午后,阳光暖暖地洒在平顶山市叶县硒麦小镇,游客悠然漫步其中。在充满田园风情的小屋,农具和手工艺品陈列两侧,游客坐在长椅上小憩片刻,品尝当地特色的麦香茶点。

  “硒麦小镇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宝藏打卡地,不仅离家近,而且好玩的项目也很多,值得推荐。”家住叶县县城的游客张光明笑着说道。

  硒麦小镇位于叶县仙台镇,是平顶山市首批“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先导片区,依托3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以仙台镇的西马庄村、大李庄村、吴哲庄村、西董庄村为核心进行打造,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元素巧妙融合。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广袤田野的四季风光,还能参与丰富多彩的农事体验活动。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硒麦小镇开发了多样化的旅游项目。亲子家庭可以在欢乐农园体验种植和采摘的乐趣,孩子们在这里认识各种农作物,亲近大自然;摄影爱好者则能在高标准农田观景台捕捉到美丽的田园风光;小镇上还打造了耕读书屋、共享菜园、麦田民宿、咖啡馆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乡村生活体验。此外,这里还会不定期举办音乐会、民俗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

  “硒麦小镇通过整合周边村庄的资源,如西马庄村的乡村记忆馆、大李庄村的麦田艺术馆等,形成了‘村中有田、田中有村’的独特景观,年接待游客可达100万人次,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叶县仙台镇镇长李帆表示。

  硒麦小镇的成功,是叶县全域乡村旅游布局的缩影。该县以“1号公路”为轴线,串联南部山区4个乡镇,形成“文化长廊+产业走廊”双线并进的发展格局。辛店镇桐树庄村打造红色旅游,依托红九军广场,打造国防教育研习基地;南王庄村修复楚长城莲花庵古驿站,开设文化主题民宿,联合学校创作《庄子》寓言壁画,将历史遗存转化为文旅资产;石门水库开发崖壁石刻项目,将李白诗篇与《山海经》故事镌刻于天然画卷,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从硒麦小镇的农旅融合实践,到“1号公路”沿线的全域振兴,叶县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塑形、以产业强基、以生态筑底”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2024年,该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22亿元。

  未来,叶县将继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让更多村庄成为“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引得回人才”的和美家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文 姬冠鹏 张启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