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报道(记者 张雨晴):大地吐绿,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时节,在许昌市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灵活舞动,一件件产品在流水线上鱼贯而出,仿佛跳动着春天的脉搏;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专注地检查着产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为春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满载原料和成品的货车进进出出,将开发区的活力输送到四面八方,也传递着春天的希望。
近年来,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坚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奏响了一曲激昂的发展交响乐。
卫材产业“育”生机
进入许昌振德新基地的参观通道,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闪烁着科技之光的自动化生产线、经由专用通道运送原料的机器人、整齐堆放的医疗用品。
“我们公司是在2003年,由鄢陵县政府从浙江绍兴招商引资过来的。大家目前所在的位置是许昌振德新基地,占地近1000亩,投资达30亿元,于2021年投产运营,主要生产手术包、医用纱布、绷带等医疗用品。2024年,公司的产值达到了22亿元,利税达到了1亿元。”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行政副总张瑞杰介绍道。
繁忙的生产场景 摄影 张雨晴
坐上观光车绕厂区一圈,一条悬空的封闭走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悉,这条廊道是厂区的机器人通道。通过这条通道,智能机器人将原料从仓库送往车间,再从车间把生产好的产品送到灭菌车间,最后把成品从灭菌车间运送至中央仓。
这条廊道也是振德集团打造智能制造工厂的一个缩影。该公司先后购置了高档纺熔SMMSS和SMMS复合生产线、多功能复合后整理生产线等自动化生产设备及质量在线检测系统、表面缺陷高速在线检测系统等在线检测设备,引进了三维设计软件、SAPS/4HANAERP系统、MES制造管理系统、AGV智能输送系统等,形成全流程软硬件一体化自动产线和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采购、生产排单、财务结算和仓库物流管理等全流程运营管控,建成国内领先的高端医卫纺织材料和医疗防护用品智能制造工厂。
振德集团生产线 摄影 张雨晴
“一家企业想要在当地发展,肯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从八十亩的小工厂到占地千亩的产业园,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智能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鄢陵优质的营商环境也让我们企业扎根当地发展更有底气。”张瑞杰表示。
20余年来,振德集团在鄢陵县不断深耕,先后布局了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许昌正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产品远销以欧美为主的全球73个国家与地区以及国内近万家医疗机构、8万多家药店。
整齐堆放的医疗用品 摄影 张雨晴
作为鄢陵纺织卫材产业的龙头,鄢陵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振德医疗与河南省豫资公司进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在新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从而推动鄢陵医疗卫材产业实现更大更好的发展。
循环经济“绘”绿卷
在卫材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鄢陵县的循环经济也在春日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城发环境(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园,一袋袋废旧回收物资堆放在厂房的一角,机器轰鸣声中,经过分拣、加工,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恩明介绍公司情况 摄影 张雨晴
“我们认为每次循环利用都是在改变世界。再生塑料的使命是非常伟大的。传统塑料的一生是从石油端到颗粒原材料再到制品最后烧掉,我们称之为‘从摇篮到坟墓’。而再生塑料则是在最后一步之前重新进入颗粒原材料制作环节,进而实现循环,我们称之为‘从摇篮到摇篮’。所以,中国的再生塑料产业,它确实为全社会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面对记者,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恩明自豪地说。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忙碌 摄影 张雨晴
据悉,城发环境(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园以鄢陵县再生产业基础为依托,由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鄢陵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运营。
产业园占地326亩,建筑总面积9.76万平方米,包括标准化厂房17栋,科研楼、办公楼及其他配套设施。目前,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再生塑料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年底,园区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税收2亿元,拉动就业2000人;到2027年年底,园区将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20亿元,带动就业1万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万吨。
中试生产线 摄影 张雨晴
城发环境(许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围绕全产业链条,全区域布局再生网络资源网络,搭建再生资源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回收分类各种混合物料,精细划分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再生改性塑料,打造集混收物料回收分拣、废塑料精细化分拣、废塑料深度资源化利用、管理研发和宣教展示为一体的废旧塑料循环利用新质生产力园区,致力于打造全球可追溯、国内领先、全省最大、门类最全、专项最精、技术最优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卫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深入推进,为鄢陵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的鄢陵,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正徐徐展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