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凝心铸魂向未来——写在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举行之际
2025-03-31 09:24:30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寻根中原,拜祖轩辕。犹如与春天的约定,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如期而至。

  清晨,轩辕丘上的苍柏披上金辉,春露浸润着千年黄土。自轩辕黄帝建都于有熊氏之墟起,这片土地,流淌的不仅是黄河支脉溱洧二水,更铸就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今天,循着祖先的足迹,海内外炎黄子孙又一次会聚黄帝故里,在这场赓续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的文化盛典中,共拜轩辕黄帝,凝聚奋进力量。

  寻根溯源,彰显文化自信

  “源”何而来?“根”在何处?“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滥觞从黄帝那里奔腾而来。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最早中国”的缔造者、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从“天地之中、大河之南”孕育成长起来的黄帝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三月三、拜轩辕”肇始春秋,绵延至今。连年成功举办拜祖大典,黄帝故里已成为“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

  办好拜祖大典,河南用心惟诚。据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把拜祖大典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和重要平台,着力打造庄重肃穆而又振奋人心的文化盛典、心灵盛会。

  拜祖大典不止于“典”,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袭古盈新。

  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共拜始祖、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每年的拜祖大典遵循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九项仪程依次进行。

  “九项仪程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虽然固定,但每一年都在增强大典的仪式感、感染力和文化承载力,体现传承和创新、礼制和时代的深度融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总导演陈临春说。

  汲古润今,与古为新。近年来,经过改造提升,黄帝故里园区形成规制严谨的礼仪空间,彰显黄帝文化。从寻根门到轩辕殿黄帝像,距离500多米,寓意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源远流长。依据文献支撑、文物佐证,拜祖广场连廊浮雕全景展现黄帝一统华夏、肇造文明的辉煌历程,生动诠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根和祖就在这里。”“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一下子升腾起来。”……每年,当海内外炎黄子孙置身拜祖大典现场之时,都不由得被庄重神圣的氛围感、仪式感所震撼——这是枝叶与根脉的共鸣。

  技术赋能,创新表达方式

  AI来了,“AI的风”也吹到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线上“敬献花篮”“净手上香”之后,耳畔响起了由AI辅助作词、作曲生成的MV《我是伶伦——DNA里的旋律》,嫘祖随旋律舞动,有熊练起功夫……在AI、VR、AR等新技术加持下,黄帝故里园区的26幅连廊浮雕也“活”了起来,鲜活灵动地讲述黄帝故事。

  “‘云拜祖’科技味儿太浓了”“AI让5000多年中华文明萌动起来”“黄帝凭AI出圈了”……全新升级上线的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云拜祖”平台,以3D沉浸式体验为核,以AI技术为翼,通过年轻化方式和创新性表达,解锁传播黄帝文化新可能。

  运用实景数字建模,整个“云拜祖”界面由2D变为3D,立体化还原拜祖广场现场实景。拜祖仪程的数字化场景转换,让海内外中华儿女通过屏幕和指尖,也能感受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完备的礼仪规制、庄严的恭拜氛围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网上拜祖与现场拜祖结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探索创新中持续扩大影响力。近年来,“云拜祖”平台在情境化、沉浸式和视频化、交互式上不断拓展,成为全球华人农历三月三寻根问祖、拜祖祈福的重要形式,打造出了炎黄子孙的网络寻根朝圣之地、华夏历史文明的网络传承创新之地。

  互联网时代,黄帝文化的DNA正在各种技术叠加赋能下播向广袤的远方。

  海内相携,凝聚奋进力量

  无论身在哪里,中华儿女都有一个耀眼的符号——炎黄子孙。

  姓氏是血缘的纽带、文明的密码。来老家河南,总有一个姓氏牵挂着你。在中国前120个大姓中,有106个姓氏起源于黄帝;海外四大姓氏也都源于河南。黄帝就像一条根系,将炎黄子孙的血脉紧紧相连。

  一个民族如何保存和重现精神记忆?连年举办且不断与时俱进的拜祖大典以其“仪式重演”与符号象征为全球华人提供了一个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具象空间载体。

  “黄帝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来薪火相传、从未断绝的精神纽带,也是全球华人凝聚力、向心力的纽带。”多年参加拜祖大典,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深有感触,“拜祖大典画出了‘最大同心圆’,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不仅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延续主题,也是海内外亿万华夏儿女共同的民族情、不变的中国心。

  一年又一年,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影响下,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每年都会在“三月三”期间自发举办“同时同像同主题同拜黄帝”活动,表达华人对“根脉所系、魂魄所依”的黄帝故里永恒的牵挂,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繁荣发展的美好祝福。

  这些年,境外“同拜”更加广泛。今年,除了继续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举办“同拜黄帝”活动外,在东南亚新增了马来西亚作为同拜地。

  在吉隆坡筹办完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后,马来西亚华人姓氏总会联合会荣誉总会长洪来喜又带队组团“飞”来黄帝故里参加拜祖大典,“轩辕黄帝承载中华儿女集体记忆、情系共同的文化根基,我们虽在外落地生根,但对祖籍国的情结扯不断、分不开。”

  一场大典,海内相携,汇聚浓情,凝聚力量。

  时维乙巳,序属阳春。老家河南、黄帝故里再次迎来了“拜祖时刻”。黄帝故里园区同心广场系祖坛上新矗立起一棵同根树,寓意着“中华民族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最早的根脉和原点就在轩辕黄帝,并由此枝繁叶茂”。

  黄帝故里拜轩辕,凝心铸魂向未来。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滋养,赓续深入骨髓的精神血脉,昂扬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的步履更加坚定,我们的前景更加壮阔。(记者 王延辉 祁道鹏 悦连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