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采收季刚启,4月15日,在位于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的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展架上,茶啤酒、茶面膜与传统茶叶相映成趣。这家企业的创新实践正是浉河区茶产业链延伸的生动注脚。
“茶树花长久以来被认为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废料’,但是我们把它利用起来,做成茶日用品,提升了茶叶利用率,也让消费者看到了茶的另一面。”该公司董事长华远贵手持自主研发的茶树花面膜介绍道。这位深耕茶产业20余年的创业者,自豪地展示着企业的一系列标准化资质:2020年获批的茶树花代用茶企业标准、2023年取得的全国首张茶树花绿色食品证书。
茶产业链的延伸让传统茶园变身“立体工厂”——春采茶、冬收花、闲时加工。在他的实验车间里,茶树花通过先进的萃取专利技术,正转化为啤酒、护肤品等几十种衍生产品,充分挖掘了茶的可能性。
在信阳市浉河区,传统茶企谋求转型的探索并非个案。在茶叶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新形势下,浉河区坚持把强化茶科技支撑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引导、鼓励企业调整优化茶产品结构,持续推进茶叶精深加工,丰富茶叶产品及衍生品,不断开发出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新茶饮、茶食品、茶日用品等,引领茶消费的新时尚。
在浉河港镇的文新茶楼,冰淇凌窗口正排起长队。“茶香和奶香碰撞的口感真是太奇妙了!”在郑州游客王夏琳的惊叹声中,工作人员提及清明假期的火爆场景:“15万游客带来260万元收入,丰富多样的茶衍生品与旅游体验项目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同时,坐拥500余亩白龙潭高山有机茶园的信阳嘉木饮公司,已与信阳农林学院达成合作,对信阳茶的特色风味进行研究。“目前,我们研发了32款特色茶产品。在茶文化、茶科技的赋能下,我们的茶不仅价格好,卖得也俏。”该公司副总经理乐迪喜不自禁。
“当茶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我们与它的链接就不只于味蕾。不仅能喝,还能吃、能用,通过跨界融合生出了‘七十二变’,全面渗透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浉河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辉用数据娓娓道来,全区63.5万亩茶园孕育出117亿元综合产值,随着传统工艺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形成了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协同发展的六大茶类体系,研发出茶啤酒、茶面膜、茶精油等32款“茶叶+”产品。2024年,浉河区茶衍生品销售额突破8亿元。
从一片绿叶到无限商机,茶产业已成为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坚实支撑。下一步,浉河区将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以做强茶产业为目标,以提升茶科技为支撑,促进三茶融合发展;用好特色资源,以创新为驱动,以质优为根本,以先进生产力为牵引,向“新”而生、逐“绿”前行,全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文 李一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