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精神的力量】四月槐花香太行 一渠清水润千年
2025-04-20 14:32:0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张雨晴责编:甄镜媛

  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万庆丽):四月的太行山,槐花如雪,暗香浮动。蜿蜒流淌于悬崖峭壁间的红旗渠,如一脉银链缠绕在赭红色山岩上,汩汩清流映照着春日的阳光。4月18日至19日,记者走进安阳林州——“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挖掘和探寻红旗渠精神背后的精神内核及当代启示。 

  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60年来,红旗渠已累计引水超过13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促进粮食增产80亿斤。

视频制作:万庆丽

  凿山引水处 精神永驻时  

  清晨的红旗渠纪念馆,迎来了一波接一波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展馆里,500年的旱灾记录、龟裂的土地和当年修渠人的草帽投影出来的甲骨文字“水”,无一不反映了林州人民对水的渴望。

【精神的力量】四月槐花香太行 一渠清水润千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0132406

红旗渠青年洞 摄影 万庆丽

  为了吃饭有水、洗脸有水、浇地有水……这些最朴素的愿望,20世纪60年代,10万林县人民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生生在太行山崖间开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总长度“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将“红旗渠精神”永远镌刻在了巍巍太行山间。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沿着总干渠走向红旗渠青年洞,崖壁上“山碑“二字依然灼目。洞前那面红色的党旗,与渠水中的倒影叠合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讲述着300青年突击队员艰苦奋斗的业绩。

【精神的力量】四月槐花香太行 一渠清水润千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0132400

红旗渠一线天 摄影 万庆丽

  如今的红旗渠青年洞以太行山为依托,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已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党史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登临青年洞红飘带廊桥,在这里俯看三省风光、漳河奇观,领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

  沃土育青苗 精神永传承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4月18日晚,在林州市世纪学校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该校一群6岁至11岁的孩子正深情演绎少年版话剧《红旗渠》。

【精神的力量】四月槐花香太行 一渠清水润千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0132353

少年版话剧《红旗渠》演出现场 摄影 万庆丽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少年版话剧《红旗渠》以恢弘的气势和全景式的叙述方式,正面展现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历程,对红旗渠精神作出独特的诠释。作品用生动感人的人物群像、生活细节,描绘出一幅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艺术画卷。 

  该话剧共分12个场次,总时长90分钟,以艰苦修渠为主线,塑造了以县委书记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领导班子以及老支书、李继红、凤兰、吱吱、金锤、银锤、铜锤、铁锤等一大批好党员、好干部、好民工的群体形象。

  “有了水,吱吱就可以洗脸了!洗过脸,吱吱就可以抹胭脂了......”孩子们用自己精湛的演出让观者落泪, 也在自己心里种下了红旗渠精神的种子,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学习和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奇迹。

  画笔描新卷 精神动天下

  石板岩镇并非红旗渠干流途经之地,却是红旗渠精神的另一处沃土。

  60年前,石板岩人承担了南谷洞水库的建设重任,属于红旗渠的补源工程。如今的石板岩镇赓续红色精神、拥抱绿水青山,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精神的力量】四月槐花香太行 一渠清水润千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0132343

学生写生 摄影 万庆丽

  石板岩镇高家台村因其自然风光绮丽,民居独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油画、国画顶级大家多次到此写生采风,流连忘返。全国200余家艺术类院校在此设立写生创作基地,高家台因而又有“画家村”的美誉。

  石板路上斑驳的水痕与写生学生画板上的油彩相映成趣。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根指着山坡上的民宿自豪地说:“我们都是红旗渠精神的传人。以前的条件非常艰苦,我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石板岩镇人,觉得抬不起头。后来,我们坚持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肩挑背扛,将一块块石头石板,‘一锤、一钎、一双手’地打好,将我们村建设成‘中国传统保护村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幸福指数也显著提高。”

  来自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程洋正和同学们一起在这里写生的,他表示:“这里环境很好,太行山的风景和传统村落非常适合我们专业写生。”

  截至目前,高家村现有写生基地、民宿、农家乐32家,画材超市5家,配套设施齐全,村集体综合性收入30万元,全村“旅游+写生”产业年收入1800余万元。

【精神的力量】四月槐花香太行 一渠清水润千年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420132413

太行云海 摄影 万庆丽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红旗渠精神激励下,林州人民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相继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四部曲,实现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一次次飞跃。林州市坚持精神立市、产业兴市,“中国建筑之乡”品牌越来越亮,“红绿蓝”三色旅游交相辉映,“旅游+培训+研学+写生+民宿+滑翔”等文旅融合新业态蓬勃发展,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热土涌春潮,清渠映初心。当四月的槐花再度飘落渠面,太行山石壁上的钎痕依然在诉说:有一种力量,能教山河重安排;有一种传承,总在春深处绽放新芽。红旗渠精神,奔涌在一渠浇灌万亩良田的清水中,奔涌在青年学子画板与舞台的赤诚中,更奔涌在这片红色热土永不停歇的追梦脚步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