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信阳淮滨:粽叶飘香迎端午 传统民俗焕新彩
2025-05-28 18:34:18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5月28日,随着端午佳节临近,在信阳市淮滨县的大街小巷,粽叶、艾草、香包等传统节庆商品热销,市民们穿梭其间精心挑选,商贩们动作娴熟的称重、装袋,市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在淮滨县各大农贸市场,粽叶、糯米、红枣等原材料销售火爆。许多市民选择亲手包粽子,延续家族传统。正在挑选粽叶的张阿姨一边仔细检查叶片的新鲜度,一边笑着说:“自己包的粽子更香,还能教孙子怎么包,让他记住老祖宗的手艺。”

  端午佩香囊的习俗在淮滨县依然盛行。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香包琳琅满目,既有传统的艾叶香囊,也有融入现代设计的国潮款式。部分商家还推出“福粽”造型的香包,既美观又寓意吉祥。社区志愿者们正忙着将亲手制作的香包分发给居民,小小的香囊里不仅装着艾草,更装着浓浓的邻里情谊。  

  “五月五,挂艾虎”的民谣在淮滨县代代相传。近期,农贸市场和中药店的艾草销量明显增长,部分商家还推出“艾草+菖蒲”的组合花束,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观赏价值。此外,一些市民选择网购新鲜艾草或自行种植,确保节日使用。  

  虽然手工粽子仍是许多家庭的首选,但包装精美的粽子礼盒也颇受青睐。超市里,各种价位的礼盒应有尽有,从几十元的家常款到数百元的特色礼盒,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淮滨县市场监管人员提醒:“选购时要留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理性消费,不要被过度包装迷惑。”

  为传承端午文化,淮滨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淮滨县文明办联合多部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组织包粽子比赛、经典诵读、健康义诊等。在实验学校,学生们通过朗诵屈原诗词、学习包粽子、缝制香包、绘彩蛋,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这个端午节,淮滨县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是飘香的粽子、清幽的艾草,还是精致的香囊、朗朗的诗声,都在诉说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传统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活在当下、融入生活的文化基因。(文 朱丝语 司李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