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平顶山市叶县:秸秆深埋变“黑金”
2025-06-05 10:44:49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6月4日,在平顶山市叶县盐都街道余庄村的麦田里,旋耕机正轰隆作响,将金黄的麦秸翻入泥土。阳光洒在刚耕过的土地上,泥土与麦秸混合的清香扑面而来。

  谁能想到,这片散发着希望气息的土地,曾让村民年年为秸秆禁烧犯愁?如今,村“两委”用一桩桩实事,让1734名村民的日子越过越踏实。

  余庄村拥有耕地1355亩,每年夏收后的秸秆处理曾是老大难。该村党支部书记余国杰说:“去年开村民议事会,好多人提秸秆问题。我们算过账,用村集体收入承担深耕费用,既能破解禁烧难题,又能提升土地肥力,长远看是笔‘划算账’。”

  除了秸秆深耕,余庄村“两委”的担当更体现在盘活土地资源上。村头,20亩瓜蔬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村民王大姐正忙着采摘羊角蜜。这是村里流转土地搭建的大棚,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每年还为集体增收10余万元。

  村主任梁献波站在高温冷库前说:“去年我们投资93万元修了1公里水泥路,今年冷库主体完工,以后蔬菜能错峰卖,预计年增收20万元。”更让村民振奋的是,村里60亩土地以入股形式与农业公司合作,每亩地每年都有分红。“土地没闲着,钱包鼓起来,这日子有奔头!”党员代表余大哥竖着大拇指说。

  “有啥事找村委,比打自家人电话还管用!”村民李大妈的话道出大伙儿心声。余庄村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小到田间灌溉,大到集体资产使用,都让村民说了算。2024年以来,村“两委”牵头化解矛盾纠纷12起,推动移风易俗、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成为新风尚。

  “我们就是村民的‘店小二’,得把事办到心坎上。”余国杰指着村口的公示栏,上面贴着村“两委”成员的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如今的余庄村,1734人拧成一股绳,从秸秆还田的田埂到瓜棚累累的枝头,处处是干部带头干、村民跟着干的火热场景。这片1355亩的土地上,正生长出看得见的幸福。

  六月骄阳下,旋耕机轰鸣着翻开余庄村麦田的最后一茬麦秸,深褐色的泥土裹挟着秸秆碎屑泛起阵阵清香。面对夏收秸秆禁烧的“老大难”,叶县盐都街道余庄村“两委”以集体收入为“犁”,深耕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振兴路,更用一条条新修的柏油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瓜蔬大棚,将“民生清单”变成了百姓的“幸福账单”。(文 买瑞阳 杨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