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漫步开封职业学院校园,北宋风雅与现代活力在此交织。这座以“宋文化”为底色的校园,将千年前的东京梦华化作可触可感的建筑语言,让沉默的历史在钢筋水泥间重新开口说话。
6月11日上午,“豫见新势·育见未来”2025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开封职业学院,打探这所“年轻”学校的独到之处。
宋风今韵:文化传承的建筑表达
作为河南省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首批落地的高职院校,开封职业学院建筑建设创造了“祥符速度”。
刚迈进校园,采访团一行便被扑面而来的建筑意象击中——巍峨的城楼式校门、灵动如雁阵的飞檐群落、庄严的十字脊实训楼……学校建筑群落里,北宋美学的基因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苏醒。
学校大门。
以两宋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教学楼叫“希文”“毕昇”“半山”“明仲”,教师公寓叫“子衿”,餐厅叫“丰乐”“太和”,还有群贤广场,“崇文”“崇德”“尚贤”“以安”大道。
“校园环境就是我们的第三课堂,我们的建筑能说话,道路有美名,景观会启智,物物皆学问,时时在育人。”副校长张涤非为采访团一行介绍。
蓝天下的希文楼。
开封职业学院以“新宋式书院”为设计理念,将宋代《营造法式》元素融入建筑与景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两宋文化。通过建筑、景观、空间的文化叙事与科技赋能,打造了一座“行走的育人博物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诉说着职业教育的初心与未来。
教育重构:非遗育人资源的创新转化
“对,就这样,静下心来,把针线再加密集一点。”国家级非遗项目汴绣开封市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届全国轻工大国工匠苗炜正在工作室内悉心指导2024级电气自动化7班学生崔文玲绣菊花。
学生在教师苗炜指导下绣菊花。
面对采访团一行,苗炜动情地说,“河南首个‘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今年将在我们学院落地,我们的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了!”
原来早在10年前,苗炜就有把传统汴绣加入大学课程的想法,多年的心愿和学校的专业建设不谋而合,苗炜感到很幸福,也对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心怀期待。
苗炜接受记者采访。
“学校2024年度开设的4门非遗选修课中,报名人数达2000余人,学生对非遗的喜欢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也坚信,未来会有更多学生投身非遗相关职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纪岗说,学校将宋绣相关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加深学生对宋绣文化内涵的理解。此外,还将和企业共同建立汴绣产业学院,AI赋能传统技艺,让汴绣从“河南特产”变身“中国名片”。
学生制作的木版年画。
大师引领、课程赋能、社团实践、专业培育,开封职业学院前期构建的四位一体非遗教育体系,正在将汴绣、官瓷、木版年画等地域非遗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学生正在做官瓷。
产教融合:校园X企业的“数智化”实践
这是快递站吗?走进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智能配送中心,眼前的景象令采访团成员眼前一亮。
无人配送车正缓缓停靠,送货机器人正等待下一个送货指令,大大小小的快递被整齐安放至货架上。
货架上的快递摆放整齐。
“整个物流基地覆盖了京东、德邦和顺丰三家物流的终端配送流程,从入库到分拣到出库,我们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仓储和配送的实际运营,并通过线上商城与校园生活融合,解决校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办公室主任高强说。
“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选品中心主要品类是以祥符区特色农业产业化产品为主的开封地方特产,龙大花生油和一见钟情花生露工厂就在我们学校旁边。”在选品中心,负责人拿起花生露向采访团介绍道。
记者在选品中心查看产品。
据了解,开封职业学院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是京东集团在河南省设立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产业学院,也是学校与京东集团按照 1:1 投资比例共同打造的开放型产教融合基地。 “这是一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基地,我们通过整合多方校企资源,构建了‘教学—实训—就业—创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务处长万海堂说。
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实训室。
在实习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项目与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就业方面,京东集团也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优先录用机会,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生正在直播电商实训室做直播。
“这种高投入、深度融合的共建模式,在河南省同类项目中独具特色,从硬件设施建设到软件资源配置,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都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在课程建设上,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高强介绍说。
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只是该校产教融合成果中的一个鲜活案例。校园一角,学校与小米集团共建的小米(河南)省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正酣,标志着学校在产教融合领域又取得了新突破。(谭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