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实训中心面积超1.6万平方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培育应用型人才?
2025-06-16 09:18:11来源:大河网编辑:蒋硕责编:蒋硕

  大河网讯 6月11日,2025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融媒体采风活动采访团走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探访该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成果。

  作为河南省民办教育的标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通过省级示范实训中心、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及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展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路径。

实训中心面积超1.6万平方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培育应用型人才?

  实训中心:打造全链条实践教学平台

  采访团首站探访了该校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实训中心。这座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涵盖创新创业、跨境电商、模拟法庭等六大功能区,构建了“课程实验—专业实训—跨岗实习”的全链条培养模式。

  “我们致力于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拟实训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实训处管理科老师朱林介绍道,“例如,在三楼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区,学生可以模拟企业从设立到运营的全过程,体验不同岗位的角色,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实训中心面积超1.6万平方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培育应用型人才?

  在金融虚拟仿真实训区,实时同步的证券交易数据让学生沉浸式体验投资决策;在专业综合实训区,通过1:1场景还原模拟法庭,强化法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朱林介绍,整个中心分为创新创业、企业运营、跨专业综合、跨境电商、专业综合以及会计实训六大功能区。从课程单项实验到专业、跨专业实验,从双创实训到校内外实习实训,让学生在体验中实验,在实验中成长。

  “在实训中心,还配备学校和企业合作研发的实验室智慧管理系统,它包含了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等模块,能够通过物联平台等接口设备动态抓取教务、设备、人员等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生成绩效管控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处理后的实验教学总体绩效、实验类型统计等,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朱林说。

  校企合作:共育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古训深刻揭示了实践之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追求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与携手并进显得尤为关键且不可或缺。

  “一直以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都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探索并实践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王新奇说,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的行业知识与技术融入教学之中;联合设计课堂教学,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得益彰;联合指导学生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锤炼技能;更联合开展研究,共同攻克行业难题,推动科技进步。

实训中心面积超1.6万平方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培育应用型人才?

  以文法学院的深度合作为例,校企双方不仅联合制定了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每一位学子都能接受到系统而全面的法学教育,还共同开发了《律师事务所经营与管理》等前沿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接触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与实战技巧。

  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行业学院。例如,河南杨金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学校的物流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共建校级电商行业学院,实现校内资源整合,推动专业集群建设,提升人才培养与岗位的符合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育人:为中原崛起输送高质量人才

  学校创办伊始,创办人王广亚就提出了“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升达文化,“勤俭朴实、自力更生”升达校训,要求学生具有吃苦吃亏吃气的精神和守时守信守法的“三守”意识。

  30年如一日的升旗仪式让爱国情怀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143 个劳动教育责任区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技能与责任意识,“晨读、晚自习、禁留宿舍”制度为学生营造终身学习氛围。这一系列创新实践,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大门。

实训中心面积超1.6万平方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如何培育应用型人才?

  王新奇认为,严谨不苟的校风校训,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不仅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格,更赋予了他们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之后,经得起风雨洗礼、社会锤炼的宝贵力量。

  站在建校32周年的新起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正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正如王新奇所言:“我们将持续践行创办人‘回馈桑梓’的初心,为中原崛起输送更多‘人品好、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杨露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