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卫河之畔,四时风物皆成诗。7月7日上午,一场特别的“文化约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等7个东盟国家的14名青年,与中国青年代表共38人相聚一堂,共同开启第三届中国-东盟优秀青年夏令营“中原文化行”的五天旅程。
开营仪式上,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Kin Phea)望着台下年轻的面孔,感慨道:“青年是最会讲故事的群体。当你们亲手触摸甲骨文的刻痕,当你们用毛笔写下第一个汉字,那些书本上的'中国印象'就会变成真实的温度。”
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宋晔更添期待:“我们不只是办一场夏令营,而是在搭建一座‘文明对话的旋转门’——让东盟青年从这里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让中国青年从东盟伙伴的眼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这不是一场传统的“观光式”文化体验。翻开营员手册,日程表上写满了“沉浸式”二字:他们将走进安阳殷墟,在考古学家的指导下,用软刷轻轻清理商代陶片上的泥土,听专家讲述“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故事;他们还将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文互动墙”前,用触控屏拼出自己名字的甲骨文,看着这些古老字符在屏幕上“活”成现代汉字;同时将围坐在茶席边,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宋代点茶——茶筅击拂出的泡沫里,藏着“和敬清寂”的东方哲学。
这样的场景,河南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赵扬并不陌生。自2023年首届夏令营举办以来,已有近百名东盟青年从这里“毕业”。“去年有个越南营员,回去后在学校开了个‘中国文化小课堂’,带着同学做剪纸、写毛笔字。”他翻出一张照片,画面里,几个越南女孩举着自己写的“福”字,笑靥如花,"这就是文化交流最动人的样子——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生长。"
“我们不仅是文化的学习者,更是文明的摆渡人。”柬埔寨营员赖宝文(Lach Paovin)在开营仪式上的这句话,如今成了营员们的共同心声。正如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红杰所说:“青年之间的每一次握手、每一场对话,都是在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当他们带着甲骨文的温度、茶香的记忆回到各自的国家,这些文化基因就会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赵扬介绍,夏令营已经逐步形成了“学术交流+文化体验+实践观察”的特色模式,未来将持续深化与东盟高校的合作,通过多种创新形式,让更多东盟青年了解河南、认识中国。
七月的风掠过卫河,捎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墨香。此刻的河南师范大学,正见证着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之约——它关于文明,关于理解,更关于未来。(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张成功 刘恩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