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2025-07-13 14:26: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万庆丽责编:赵滢溪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三彩飞天俑

三彩飞天俑 摄影 仝瑞勤

  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仝瑞勤):7月12日,由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幕。百余件唐代陶器、瓷器将带领观众重返大唐丝路的辉煌历史,感受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的繁荣岁月。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47.JPG

《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开幕 摄影 仝瑞勤

  两千多年前,随着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文明沿着丝路逐渐东传,而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造”也源源不断运往亚欧各地,中西方文明在艺术、思想等方面相互碰撞、影响,诞生了一批批丝路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36.JPG

 黄釉彩绘驼及牵驼俑 摄影 仝瑞勤

  本次展览以唐代陶瓷为载体,通过“沙漠之舟”“西域奇谈”“胡风唐韵”三大篇章,全方位展现了唐代陶瓷中蕴含的丰富丝路文明元素,为当代观众了解丝路文明提供了重要窗口。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66.JPG

“沙漠之舟”篇章部分展品 摄影 仝瑞勤

  在“沙漠之舟”篇章,观众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骆驼俑及牵驼俑。这些骆驼俑不仅展示了骆驼作为“沙漠之舟”的重要地位,还生动再现了丝路商队穿越大漠的壮观场景,体现了古代商旅的艰辛与勇气。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52.JPG

游客拍照打卡 摄影 仝瑞勤

  “西域奇谈”则聚焦于各类宗教经丝路传入中原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其中“天神降魔像”“彩绘天王俑”“僧人俑”等展品生动再现了当时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胡风唐韵”篇章通过胡人俑、异域器物及文学意象等,展现了丝路上的多元文化与传奇故事。展览中的胡人俑形象生动,展现了粟特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60.JPG

形象生动的人俑 摄影 仝瑞勤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陶瓷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上,一件件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元素的陶瓷杰作,伴随着驼铃跨越千山万水,描绘出中外文明互鉴与融通的生动画卷。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68.JPG

红陶彩绘胡人骑驼俑 摄影 仝瑞勤

  “中华文化坚持‘和而不同’理念,承认文明多样性、包容文明异质性,让不同文明互相借鉴、和谐共处,这在当今世界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谈及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时表示,流通于丝路的陶瓷器就是当时一种非常生动的媒介,器物的造型、纹饰、技法,可以让不同国家的民众相互了解各自的风土人情、科技水平和精神信仰,同时在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54.JPG

不同形态的骆驼俑 摄影 仝瑞勤

  古代中国与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诞生了辉煌灿烂的丝路文明。此次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丝路文明的展示,更是对丝路精神的礼赞。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三彩噬腿兽

三彩噬腿兽 摄影 仝瑞勤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通道更是友好往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之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开放与包容的丝路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何飞表示,此次展览通过展示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带观众深刻感受古代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彰显出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作为社会课堂“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唐朝陶瓷版“西游记”亮相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_fororder_DSCF3343.JPG

 游客在现场参观游览 摄影 仝瑞勤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年底,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讲座、文化体验活动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丝路文明的魅力。广大观众可进馆参观,通过陶瓷器物重温辉煌灿烂的丝路文明,开启一场触摸千年丝路文化之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