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
2025-07-28 14:00: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仝瑞勤责编:蒋硕

  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张雨晴 实习生 杨蓝):7月27日上午,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开幕式在河南郑州举行,中外嘉宾、全国各地参赛青少年出席开幕式。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_fororder_图片1

启幕仪式现场 摄影 张雨晴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在致辞中说,在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中,参赛的万余名青少年选手带来了充满奇思妙想的发明作品,充分展现了青少年对未来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无限创意。他表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将继续联合中外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持续推动中外青少年友好交流深入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竞赛活动是主办方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行动,展现了广大青少年关注社会现实、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搭建了青少年参与科创发明、国际交流和成长成才的宏大舞台,培育了青少年勤学善思的精神气质、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友好交往能力。

  郑州市市长庄建球代表郑州市人民政府和市民,向出席开幕式的中外嘉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说:“赛事连续三届植根于充满活力的商都大地,这份持续的信任,是国际社会对郑州开放活力与创新沃土的认可。本届赛场上的少年发明家们,正是明日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力量。郑州将始终敞开怀抱,期待与创新型人才和全球伙伴深化合作,共创未来。”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_fororder_图片2

街舞少年“燃”动全场 摄影 张雨晴

  牙买加驻华大使亚瑟·威廉姆斯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进步的驱动力,全球创新中,中国贡献不可或缺。本届大赛以科技创新为主题,是一个培养未来发明家、问题解决者和梦想家的充满活力的舞台。本届大赛期间的中外青少年交流活动,将进一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外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推动未来技术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英国驻华使馆北爱尔兰事务公使衔参赞孔凯瑞表示,来自中国各地的优秀青年齐聚本次大赛,分享对科学、技术和发明的热忱,这是一场创新的盛会;同时大赛也促进中外青少年思想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发明家。她祝愿出席大赛的中外青少年们永葆求知之心、勇敢追梦、开放协作、共筑友谊之路,书写创新与成功的未来篇章。

  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祝愿参赛青少年选手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立志做未来的科学家,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_fororder_图片3

创意科技展示 摄影 张雨晴

  开幕式上,宇树智能机器人精彩的创意科技展示以及运用AIGC技术的创意舞蹈,点燃了现场青少年选手们的热情。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_fororder_图片4

参赛选手宣誓 摄影 张雨晴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_fororder_图片5

评委代表宣誓 摄影 张雨晴

  本次赛事以“科创启智未来”为主题,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设立“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与自然为友”“无障碍世界”等15个公益主题及驱动性问题,吸引了全国各地近12万名青少年积极参与。1万余名青少年选手到郑州角逐总决赛,将经过2天比赛角逐全国一、二、三等奖,并争夺全场最佳奖“金气球奖”。同时,大赛将按照15个竞赛主题评选出15项公益主题奖。赛事邀请了国内科创领域专家学者和媒体组成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保证赛事公开、公平、公正举办。

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开幕_fororder_图片6

大会现场 摄影 张雨晴

  此外,大赛举办期间,中外青少年科创交流和“一起为和平”展示活动也同步在郑州举行。该活动是即将举行的“世界青年和平大会”配套活动之一,中外青少年通过交流充分表达对即将发布的《世界青年和平倡议》的热烈支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