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旅游资源普查登记完成,新发现超4万个“隐藏款” 亮亮咱的文旅家底儿
一场覆盖16.7万平方公里的“文旅大体检”,亮出了河南文旅资源家底儿。
7月22日,记者从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展示暨信息管理系统开放运行会议上获悉,河南共发现旅游资源单体228862个,其中42738个是全新发现的“隐藏款”,占比高达18.67%。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李延庆介绍,普查结果显示,人文类资源以187171个的总量占据全省资源的81.78%,充分彰显了河南作为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黄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区域集中了全省81.88%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是河南省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成为河南文旅发展的“黄金骨架”。
旅游资源普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是对历史发展成果的系统梳理,也是对自身家底的有效盘点,更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估。
“通过普查,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李延庆表示,在资源转化方面,河南将聚焦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在空间布局方面,将以“一河三山”地区为重点,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在产品打造方面,将围绕游客需求,开发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此外,记者了解到,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成果由《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河南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南》等4个综合报告、《河南省乡村和红色旅游资源专项报告》等4个专项报告组成。
下一步,如何将普查成果转化利用,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延庆表示,首先要树立新的资源观,把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新资源纳入到旅游资源范畴中来,如工业遗址、体育赛事、科技体验等。同时,建立旅游资源动态更新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旅游资源的跨时空整合和利用。还要打破旅游资源的边界属性,加强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记者 郭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