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夜市,人们脑海中就会涌现出五彩斑斓的灯光、香气四溢的小吃、琳琅满目的商品……然而这个夏天,在河南,中医夜市成为许多人夜晚生活的新选择。
盛夏傍晚,记者走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门诊广场,淡淡药香随风飘来,一场中医夜市在这里火热开场。
“吃饭、睡觉好不好?”“是哪里不舒服,舌头伸出来我看看。”……现场的中医专家们一边把脉,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理和治疗方案,每位专家的桌前都有许多人在排队。
在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区,记者看到,针灸、推拿、刮痧等多种传统疗法颇受年轻人欢迎。“刮完可舒服,晚上准能睡个好觉。”刚体验完刮痧的市民陈女士笑着竖起大拇指。
“夜市上给大家义诊的,许多是平时很难挂到号的各个科室的大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海峰介绍,医院邀请名中医下沉坐诊,让老百姓轻松接触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中医夜市不仅能看病,还是普及中医药文化的好阵地。
在南阳市淅川县的中医药文化夜市,酸梅汁、清暑饮等中药养生茶饮品,给群众带来夏日清凉;孩子们学习八段锦,诵读名医篇,参加投壶、百草辨识等特色游戏,在娱乐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周口的中医夜市,还设置了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形态各异的中药材标本有序陈列,散发着独特的药香;古老珍贵的中医典籍整齐摆放,展示着千年的智慧结晶,搭配的图文解说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述着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脉络。
如何让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脚步踏得更实、更有力?如何拉近群众与中医药文化之间的距离?走进这些充满药香与温情的奇妙夜市,就可以找到答案。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医药文化,养生成为一种潮流,中医夜市这一创新、有趣的活动形式成为中医药文化与年轻人的最佳“结合点”。
从针灸、艾灸、拔罐、推拿等传统疗法,到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功法,再到香囊、安神药枕等特色产品……在河南的中医夜市里,草药香代替了烟火气,医护人员化身“摊主”,既融入了传统中医技法,又融入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养生理念等元素,让中医药文化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
透过中医夜市的火热不难看到,中医药文化正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记者 马愿 河南日报通讯员 魏佳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