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河南一条过星工厂”获悉,开封首部文旅题材系列微短剧《汴地事儿》演员海选活动,将于8月22日在开封市地标建筑“樊楼”正式开启,目前正在踊跃报名中,众多专业和非专业演员将共赴这场选角盛宴。
据海选活动项目组介绍,系列微短剧《汴地事儿》又名《汴城逆袭:废柴少爷的八本秘籍》,由开封十余位热爱本土文化的80后、90后、00后文艺青年共同发起。剧本讲述从海归青年陆星野带着商业蓝图空降开封,却与号称“汴梁小诸葛”的赵八斤上演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碰撞:胡辣汤辣椒面被包装成“食神秘方”,共享单车改装成“人力御辇”……剧情以荒诞夸张的喜剧风格为外衣,内里却包裹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对传统的坚守。每一集都将解锁一个开封文化彩蛋:从宋代点茶技艺的重现,到响堂文化的叫卖比赛,让观众在欢笑中触摸千年传承的文化脉络。而镜头下的清明上河园、鼓楼夜市、茶馆书场,将让古城的烟火气与历史韵味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在快节奏的网络时代,我们希望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短剧形式,让更多人领略开封文化的深厚底蕴,唤起年轻一代对本土人文的关注与热爱。”该剧制片人郭昊鑫说,生于市井,长于文化。《汴地事儿》的诞生,源于一群土生土长开封人的文化坚守。主创团队自幼穿梭于古城的青砖古巷,听着鼓楼夜市的吆喝声长大,深知这座八朝古都从北宋东京汴梁延续至今的独特魅力,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历史记忆,每一句方言都承载着市井智慧,每一道美食都氤氲着人情温度。
“当开封的千年文化基因碰撞网络时代的传播浪潮,让八朝古都的市井烟火邂逅现代喜剧。”该剧总导演薛牧说:"这部聚焦‘海归精英’与‘本地老炮’文化碰撞的荒诞喜剧,不仅是一封写给古都开封的深情情书,更将为热爱表演与本土文化的人们提供一个绽放光彩的舞台。"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开封积极把握微短剧产业爆发式增长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方面,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构建了"产业导师驻校+真实项目进课堂+企业标准融课程"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深度嵌入微短剧产业链。今年6月举办"豫见微短剧 向新向未来"青年人才专场招聘会,吸引省内外60余家优质微短剧制作机构与企业,提供执行制片、剧本编剧、服化道助理等3000余个岗位,覆盖戏剧影视、表演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播导等多个专业领域。
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开放场景资源。清明上河园、铁塔公园、开封府等历史文化景点成为微短剧热门取景地,提供天然的影视拍摄场景;万岁山武侠城、龙亭公园等景区积极支持微短剧拍摄,形成"微短剧+文旅"的创新模式。积极推动文化IP转化,鼓励将宋代历史典故、名人趣事、宋词乐舞等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微短剧创作素材,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品,吸引年轻受众,推动"流量变留量、场景变产值"的文旅发展新模式。(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