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今天咱聊聊‘婚事新办’的事。隔壁村老王家女儿上周结婚,没要高额彩礼,小两口用攒的钱开了个小超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8月22日清晨,熟悉的乡音从南阳市新野县上庄乡山坡村村口的大喇叭里传出,带着泥土气息的“会长说事”,像贴心的叮嘱般钻进家家户户。
如今,在新野县,乡村“大喇叭”不再是单纯的通知工具,而是被巧妙打造成移风易俗的“空中舞台”,让文明新风顺着声波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村民生活。
内容“接地气” 节目成为生活指南
“大喇叭里说的都是咱身边事儿,听着亲切,道理也听得进去。”这是村民们对广播节目的普遍感受。为了让移风易俗内容不“悬浮”,新野县在节目设计上下足了功夫:用方言土语解读《村规民约》,把红白喜事简办标准编成顺口溜;邀请村民当“主角”,讲述自家从“大操大办”到“节俭办事”的转变故事;把村民关心的“随礼金额怎么定”“宴席规模怎么控”等问题,做成“问答小剧场”,用对话形式讲清道理。
上庄乡山坡村的“喇叭节目单”上,既有固定的《新风故事会》,每天分享一个当地文明案例;也有灵活的《应急小贴士》,比如遇村民筹备宴席时,及时播报简办流程和补贴政策。
形式“活起来” 听广播成了日常习惯
为了让节目不枯燥,新野县各乡镇创新传播形式,让广播从“单向灌输”变成“互动参与”。有的村开设“村民点单”环节,村民通过电话或微信群“点”想听的内容,村委会根据点单内容调整节目;有的村邀请老党员、乡贤担任“特邀主播”,用拉家常的语气聊变化,用亲身经历引发共鸣。
时间安排上也贴合村民生活:清晨六点半播“晨间提醒”,结合农活场景说节俭;午间十二点播“故事时间”,趁村民吃饭时讲案例;傍晚六点播“互动热线”,接听村民疑问并现场解答。久而久之,“听喇叭”成了村民的日常,有的村民甚至会准时搬个小板凳坐在喇叭下,边听边和邻里讨论。
效果“看得见” 新风尚走进千家万户
如今,在“大喇叭”的持续播报下,新野县乡村的风气悄然改变:施庵镇东杨营村红白喜事平均花费较之前下降60%,彩礼金额控制在政策红线内的家庭达90%以上,不断涌现出“零彩礼”典型事例;有的村民主动取消“升学宴”“乔迁宴”,转而用“家庭读书会”“公益劳动”等方式庆祝;新甸铺镇津湾村通过喇叭宣传“积分制”,村民践行移风易俗能换生活用品,参与热情越来越高。
正如新甸铺镇津湾村支部书记王玉森所说:“‘大喇叭’的魔力,在于它能钻进柴米油盐的生活里,让移风易俗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变成‘办事前先听听喇叭怎么说’的自觉,变成‘邻居家这么办,我也这么学’的默契。”
如今,这一声声带着温度的广播,正让文明新风像春雨般浸润乡村,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新野大地生根发芽。(文 王小军 廉少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