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两山”理念在河南】空中执法 耳聪目明
2025-09-15 10:04:10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蒋硕责编: 蒋硕

  原标题:空中执法耳聪目明(“两山”理念在河南)——“走!挑战当一天‘绿领’”系列报道之一

  核心提示

  随着“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一大批绿色新职业应运而生,这些职业的从业者被称为“绿领”。“绿领”的职业趋势与国家战略方向高度契合,正成为就业的新风口。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生产一线,全方位体验这些绿色新职业从业者的一天,感受他们为中原大地减碳增绿的精彩故事。

  9月4日早上8点30分,天空还淅淅沥沥下着小雨,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科技信息科副科长厉步新和同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天的执法任务是对尖岗水库水源地进行巡查。”说话间,厉步新从装备间搬出两个大家伙——一个1米多高的超大号“行李箱”和一个中号“手提箱”,执法车的行李舱瞬间被塞得满满当当。

  “这是我们今天要用到的多旋翼执法无人机,它能够搭载各类监测模块,代替执法人员到人工不易到达的地方。过去生态环境执法全靠人工,穿树林、进深山是常有的事,监测结果也不能第一时间拿到,全凭眼睛看、鼻子闻。”回忆起早些年现场执法的情形,执法“老兵”厉步新感触颇深,“刚入职那几年,我们对金水河排污口进行排查,每天沿着河道徒步,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不仅效率低,监测情况也只能凭肉眼判断。”

  如今,这一切都变得易如反掌。在尖岗水库,厉步新将无人机组装、调试、放飞,不到半小时,就把水库方圆几公里的区域“查看”了一个遍。

  不只是速度快,无人机还可以现场采集水样锁定违法证据。在厉步新的操控下,无人机从水面上空缓缓下降,下方悬挂的透明容器逐渐没入水中,不到一分钟,水样便取好了。随后,这些水样将被送往水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除了查看“水”,执法无人机还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在荥阳市一家水泥厂门外,厉步新为无人机更换上空气质量监测模块,一眨眼的工夫,无人机已经“爬”到水泥厂高高的烟囱上方。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PM10的数据都显示绿色,说明排放符合标准。”在厉步新手持的平板电脑上,一排数字不断跳动,实时反馈着工厂的废气排放情况。

  “过去我们背着几十斤重的仪器爬烟囱,遇到大风天,身子左右摇晃,实在是危险。如今有了科技装备傍身,执法安全、高效又精准,还能隔着围墙执法,真正做到了对企业无打扰。”厉步新说。

  一组数据支撑并见证着这样的改变:2020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投入超过3亿元用于加强全省生态环境执法装备建设,509辆执法车、500部移动执法终端、600余部VOCs便携式检测仪、21架复合翼无人机和65架六旋翼无人机“上岗”,活跃在环境执法一线。2025年,省生态环境厅又筹集财政资金7000余万元,计划为全省采购配发便携式涉气、涉水采样、检测等执法装备。

  从业32年,见证了环保执法从“铁脚板”到“铁兵器”的转变,厉步新也完成了自身执法本领的“升级”。

  2022年7月,厉步新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全省首批持证上岗的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操控员。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32名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操控员持证上岗,1500名执法人员分批次接受了轻型无人机操控培训。

  “从‘环境治理’到‘环境智理’,我们的每一次操控、取得的每一组数据,都是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注脚。”厉步新说。(河南日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一帆 赵博 实习生 李涵)

  职业名片

  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飞手

  生态环境执法无人机飞手,是运用无人机技术对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空中巡查、监测取证和辅助执法的专业人员。他们通过操作无人机搭载的红外、多光谱等载荷,高效完成区域扫描、污染源定位、证据固定等任务,提升环境监管精准性与时效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