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小麦产业链联盟揭牌成立 让小麦种得好卖得好用得好(科技赋能 链上生花)
中原熟,天下足。“每年只要河南小麦丰收了,全国夏粮丰收就有基础,国家口粮绝对安全就更有保障。”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曾言。
这句话,精准点出河南小麦“压舱石”的分量——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每4粒中国小麦中就有1粒来自河南。
为切实扛牢这份“保粮安”的责任,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河南省再推关键举措。9月11日,在第五届郑州·中国好粮油产品及机械设备技术交易大会开幕式上,河南小麦产业链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未来,该联盟将建强“富民链条”,推动河南省小麦产业从“高产”向“高质高效”转型,让千万种粮农户共享产业增值红利。
困境:产量全国第一,产业链亟待建强
作为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加工大省,河南的家底足够厚实:小麦产量占全国1/4以上,年加工量超3000万吨,生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三全、思念、白象等龙头企业闻名全国。但是,也面临短板。
“专用小麦品种自给率不足50%,面包粉原料大多依赖进口;精深加工率仅15%;胚芽等副产物利用率不足20%。”该联盟轮值理事长单位省储备粮管理集团党委书记王玉田直言,亟待通过产业链升级,破解“大而不强”的困境。
聚焦:三年目标锁定“四大维度”
破解痛点,联盟将成为关键抓手。省小麦产业链联盟的成立,是落实《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具体举措,将加快小麦产业链提质增效、促进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
郭天财表示,作为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他将和其他专家一起,为小麦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让科技成为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根据规划,下一步联盟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聚焦四大维度:
产业规模再突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依托专用面粉、功能食品等新特优产品,总体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500亿元。
产业能效再提升:精深加工率提高至35%,副产物利用率超50%,推动产业链增值超200亿元。
富民成效再深化:订单履约率稳定在90%,带动100万农户增收,实现户均种粮收入持续增长。
品牌价值再升级:打造“豫麦”区域公用品牌,培育3个年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
破局:全链条发力破解“增收难”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联盟的答案是“全链条突破”。
在技术攻关端,“我们会联合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培育富硒等专用小麦品种,争取把专用小麦品种自给率提升至80%”。王玉田介绍,加工环节将开发膳食纤维等功能产品,提升副产物附加值;推广智能烘干等新技术,降低25%能耗,既绿色又高效。
在富民机制上,联盟拿出了“真金白银”的方案。王玉田说,要大量培训职业农民,还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向种植户提供贴息贷款,解决种植端“融资难”问题。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鹏强调,联盟要“加快整合‘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力量”,如与市场管理部门合作,加大“豫麦”地方标准的实施力度,统一标识和溯源认证,助力产品占领高端渠道;与海关部门合作,建立出口“绿色通道”,提升河南小麦制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落点:不止于“种好粮”,更要“富农民”
河南小麦产业已从单一生产,迈向“种、管、收、加、销”全链条融合,而省小麦产业链联盟的目标就是建强“富民链条”,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促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是联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玉田强调,联盟将完善架构、壮大力量,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如“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模式,龙头企业按较高的利润返还农户,“让种粮农民获得更大的收益,真正实现‘粮丰民富’”。
从“天下足”到“百姓富”,河南小麦产业转型将以全链条贯通为脉络、以“四专”(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为核心,借产业化联盟推广种植优质小麦,打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从“保供给”向“增效益”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 李若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