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辣椒进入收获期。在平顶山市叶县廉村镇乔庄村的辣椒田间,红色朝天椒与翠绿叶片相间而生,在黄土地的映衬下,犹如大自然执笔描绘的斑斓画卷。
村民程要平的手指在椒丛间翻飞,竹篮里的辣椒渐渐堆成“小山”。“摘一斤4毛钱,手快的一天能挣百十块。”这位六旬老人笑着抹去额头的汗珠,身后30余名村民正将丰收的喜悦装进货车。
乔庄村党支部书记乔团伟望着连绵的椒田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村集体能进账45万元,明年行情更好,我们打算扩种到200亩!”
在叶县123万亩耕地上,这样充满生机的场景处处可见。作为农业大县,叶县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居平顶山市首位。
近年来,叶县按照“集中连片、综合配套、设施齐全、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原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已达96.65万亩;打造叶县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构建从农户、村集体经济到粮食仓储、面粉加工和高端面制品深加工再到市场销售融合发展的“三链同构”发展模式,推动粮食生产从“种得好”转向“卖得好”,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叶县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内的河南创大面业公司,富硒面粉经过多道工序,变成各类挂面被发往全国各地。“我们专注富硒面制品,开发了刀削面、热干面等100多个品类,富硒产品价格比普通面条高出近十倍。”公司董事长赵胜利介绍。
除了富硒小麦,叶县还积极创新农业产业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金融服务+村级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34家龙头企业带订单下沉田间,6个技术专班提供实地指导,2000万元资金提供种植结构优化支持,30多个知名品牌为农产品注入文化血脉……辣椒、韭菜、中草药、食用菌等产业呈燎原之势,全面点燃叶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任店镇月庄村、龙泉镇草厂街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常村镇(中草药)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目前,叶县122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8个村庄更迈入“百万俱乐部”。(文 姬冠鹏 买瑞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