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玉米等秋粮购销合同及意向协议总量超20万吨,金额超5亿元。10月24日,河南省粮食和储备局在郑州举办的2025年河南秋粮产销合作洽谈会上,取得了这样一份务实成果,为今年“三秋”多雨天气下的河南秋粮销售提供了重要助力。
今年秋季河南遭遇罕见持续阴雨天气,给部分地区秋粮收购带来挑战。为应对挑战,省粮食和储备局牵头举办此次洽谈会,聚焦“保农民收益、稳市场运行、守粮食安全”,直面秋粮产销的急难需求。
如何保收益、稳市场?省粮食和储备局局长张弓在会上表示:“粮食收购是连接生产与流通的关键环节,更是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的核心抓手。在今年特殊天气形势下,我们更要以硬措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为防范谷贱伤农,河南省同步出台稳粮增收政策,引导多元经营主体入市收购;在全国率先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政策性收储托底市场。
作为河南稻米主产区,信阳的产销情况备受关注。信阳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黄玉武介绍,针对多雨天气带来的困境,信阳推出受损稻谷市场化收购补贴方案,通过财政补贴、定点收购等方式,既保障农民收益,又实现粮食资源合理利用。
会上,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总经理焦善伟分析了本年度秋粮市场形势。他针对企业和粮农最关心的价格与供需问题判断:“玉米市场供需格局虽然偏紧但总体乐观,国家库存充裕,随着新粮大范围上市,预计后期玉米价格涨跌幅度有限。”
洽谈会上,黄国粮业、豫申粮油等龙头企业开展了产品推介,重点展示优质稻谷加工品及受损稻谷综合利用方案,让产销对接更具针对性。
此次洽谈会的价值,不仅在于现场敲定了20万吨秋粮订单、超5亿元合作金额,更在于构建起政策托底稳信心、专业研判清方向、企业对接促落地的产销闭环——既帮粮农解决售粮难题,也为企业匹配稳定粮源,更筑牢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基础。(记者 李若凡)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