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新火、赠柳、敬香……清明节前后,一系列民俗活动将把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搬上开封街头。笔者从2017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一度的清明文化节将于4月1日至10日在八朝古都开封举行。
又到一年清明时。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有着26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肃穆日子,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这些人世间的悖论在清明节得到了充分的统一,更昭示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概括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内容。正因如此,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列为法定假日。
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对清明节的记忆似乎只剩下了祭扫一项,且祭扫的方式令人堪忧。君不见,在一些地方的清明祭扫中,庸俗之风盛行,给清明平添了许多污浊之气:大操大办,劳民伤财;过度焚烧,制造火患;而那些烧“情人”、烧“麻将”的做法,污染环境的同时,更污染了精神世界,给清明文化带来了不良影响。当此之时,开封等地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组织举办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让清明节多些文化味,显得弥足珍贵。
古人说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既描摹了物候变化,又寄寓了清明节文化意涵。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巨大社会转型,如何传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相当深广,我们应当与时代同行,与人心相合,与自然相得,充分利用“文化+”、“互联网+”理念,以“文化+节会”等生动实践,将意蕴丰富的清明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让清明节真正的清明,成为中华文明密码永不消失的重要载体。(宛诗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