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白色污染”宣战 河南南乐率先出台“禁塑令”

2018-04-10 13:26:38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要闻-文字列表+摘要】向“白色污染”宣战 河南南乐率先出台“禁塑令”

▶“白色垃圾”在街头随处可见,严重侵扰了人们的生活。祝传鹏摄

  石油基塑料的发明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也是最糟糕的发明”,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白色垃圾。据河南日报报道,4月4日,南乐县出台“禁塑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违者将处以最高2万元罚款。这也是河南省开出的首个“禁塑令”。

  从国家层面出台“限塑令”至今,已经过去10年时间。如何应对“白色污染”,仍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从“限塑”到“禁塑”,这一次,南乐县成了河南省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南乐的底气在哪儿?能否执行到底?有环保人士认为,南乐县就像一个试验田,倘若成功,或将成为河南省推行全面“禁塑”的样板。

  点击事实

  向“白色污染”宣战势在必行

  菜市场买菜,超市购物……塑料袋似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袋,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塑料垃圾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塑料袋容易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致其肠胃肌体损伤造成死亡;废弃塑料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国际性问题,危及海洋生物生存;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给人带来不良视觉刺激,严重破坏市容、景观……

  中国早在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限塑令”;2015年1月1日,吉林省正式施行“禁塑令”,成为中国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受替代品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限令效果大打折扣,“白色污染”仍然我行我“塑”,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也给白色垃圾治理之路带来新的困扰。据报道,截至2017年7月,全球累计生产塑料制品超过91亿吨,其中大约一半产生于过去13年间,且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另外12%被焚烧,而余下大约55亿吨则被填埋或者随意丢弃在自然环境中。

  网聚观点

  为河南“禁塑”开个好头

  大河网友“山珍城”:前几年小区居委会定期会发环保购物袋和可降解垃圾袋,居民们觉得很好,但后来就没有再派发,可能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菜场塑料袋”再度“回巢”。我也觉得光靠居委会派发环保袋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从源头抓起,才有效果。所以,我支持“禁塑令”。

  今日头条网友“无价宝”:环境保护必须引起全人类重视,消除“白色污染”,限塑行动喊了多年,还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乐县开了个好头,或将成为河南省推行全面“禁塑”的样板。

  改变环境从改变自己做起

  大河网友“绿满中原”:很强势!不管是“限塑令”还是“禁塑令”,我们需要让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成为我们的行为习惯,减少“白色污染”。改变环境从改变我们自己做起。

  今日头条网友“就是要成功”: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必须得以政策法令的形式予以推行,要从根源上堵住塑料袋的生产、销售,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人们有能力找到替代品

  搜狐网友“撒哈拉”:“禁塑令”可行,也是治本的措施。禁止生产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能迫使企业改变经营方针,改良产品。当然,对于一些藏匿于郊区的小作坊,监管部门更应加大查处和整治力度。同时,我认为每位市民也应出一份力,不用、不买、远离“白色污染”,愿生活更美好!

  大河网友“果冻布丁”:以前我们提着购物袋、菜篮子上街购物,后来这一习惯被塑料袋取代了。今天,提着菜篮子、布袋子购物成了环保人士的时尚标志。“禁塑”不是一件小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们愿意,总有办法找到塑料袋的替代品。

  深度解读

  南乐“禁塑”的底气何在

  从“限塑”到“禁塑”,南乐的底气何在?“国家政策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禁塑’。”南乐县委书记孙栋在接受河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南乐是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有能力也有必要在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方面做出表率。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两个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就是其中之一,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是该产业集群的主体。在这个产业园里,“绿色魔法”比比皆是,成为化解“白色污染”的“奇兵”:玉米芯、玉米秸秆转化为L-乳酸、聚乳酸等工业原料,最终变身为可降解的塑料袋、农用薄膜、服装、汽车内饰材料等产品。截至目前,南乐县已先后引进生物基材料产业项目13个,具备先天的技术优势。

  在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园,河南龙都天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弥漫着浓浓的玉米香味,从生产线“走”下来的并非美味的食品,而是白色的塑料袋。这种塑料袋是用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原料生产的,使用后埋在地下3至6个月,可全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南乐的生物基材料产品(可降解塑料袋、农用地膜、饭盒等)原料来源于玉米、木薯等可再生资源,不含PE、PP等普通塑料成分,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念。”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南龙都天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阮刘文说,玉米、木薯等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产品使用废弃后又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在自然界中形成一种吸收和排放平衡。

  阮刘文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可降解生物制品的市场正在逐步扩大,产品的价格与石油基塑料的价格也在逐步缩小。

  记者连线

  南乐县“禁塑令”值得点赞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教授王岩认为,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增塑剂,这类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以塑料纸杯为例,一旦监管不力,市场上便有可能销售用再生塑料生产的纸杯,那么会给大众的健康带来隐患。许多人往往将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使得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积存,而塑料制品的降解速度非常慢,多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而带来土壤质量下降等一系列恶果。目前,已经出现可降解塑料制品,通过在塑料生产过程中添加淀粉、纤维素等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然而由于其相对而言生产成本高,市场销售少,尚未得到广泛使用。毋庸置疑的是,南乐县的“禁塑令”对于县域自然环境的改善好处颇多,此类政策值得提倡、点赞。

  农用地膜残存危害农业生产环境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专业教授化党领说,农用地膜(下称农膜)在我省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在造福我省农业的同时,也使农业生产出现潜在威胁。在作物收获后,农膜碎片化严重,其残体在土壤中分解大约需要200-400年之久。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和残留量的累积,会造成诸多危害: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微生物活动;农膜里含有的各种化学品在土壤中缓慢分解过程中会生成有毒有害物,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大量废弃农膜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的会产生致癌物质……化党领表示,随着废旧农膜量的不断累积,遏制其造成的危害刻不容缓。

  “禁塑”要动真格的

  匡洁女士致力于环境保护多年,现为河南绿色中原环境保护协会绿踪垃圾分类项目组负责人。她说,南乐县推出的全面禁塑令,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

  “有一种说法,可降解生物质塑料成本高,会提高物价成本,引起民众不满。这个说辞根本站不住脚。可降解塑料为什么贵?因为市场被毫不顾惜环境成本的石油基料塑料占据着,在一个商业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正是污染企业、落后技术长期霸占市场,挤占了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才使得大批绿色技术迟迟不能走出‘象牙塔’,走到以绿色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沿。”匡洁说。

  她认为,南乐县“禁塑令”的颁布,是一种“亡羊补牢”的举措,强制污染企业出局,腾出市场空间让绿色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环境是大家的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年环保上不断强化的“公众参与”理念,其实就是让人人了解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人人尽责。也只有人人尽责——既有主动尽责,也要有被动尽责,我们的环境才有希望,我们的生态文明才有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河南“禁塑”开辟新路

  作为2017年受聘的河南省青少年生态环保形象大使,叶榄说,“我注意到报道中南乐禁塑有一个前提,就是该县是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完全可以满足当地的需要。南乐此举可谓一石二鸟,既宣传扶持了本土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又从源头上解决了塑料污染问题,只要常抓不懈,困扰当地的塑料垃圾污染问题一定能得到遏制,并为河南‘禁塑’工作开辟新路。”

  不过,他认为南乐要想把“禁塑”落到实处,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要做好面向全民的宣传发动,认真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把各种垃圾分开,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其次,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者进行严肃处罚,让群众知道政府的决心,不是走过场。最后,要扎紧口袋,堵住周边商家、快递、物流等进入南乐的塑料通道,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另外,还要降低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价格或给予政策补贴,使群众能用得起。□大河网孙华峰祝传鹏何心悦王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