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级智能化改造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

2018-04-27 09:49:31  来源:郑州日报  责编:赵滢溪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获悉,《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行动计划》明确,我省将在煤炭、化工、食品等行业推进机器换人计划,并每年建设50个省级智能工厂。

  【目标】

  根据《行动计划》,2020年全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智能转型走在全国前列,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努力构建智能制造成为主流、工业互联网广泛覆盖的制造业发展格局,实现智能制造由点状突破向整体提升转变。

  【政策】

  有了目标,还要有实打实的政策支撑。

  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一并印发《河南省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从六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支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投资生产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对有重大带动作用、投资3亿元以上的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项目管理范围,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等资金给予支持。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对实施“机器换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和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化示范园区的,要制定相应奖补政策。对实施智能化改造、验收达到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标准,且符合行业超低排放标准的企业,经省认定可以不纳入工业企业错峰生产范围。

  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双创”平台、大数据产业发展等试点示范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获得国家产业集聚区智能化试点示范、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省级智能化改造项目,将软硬件投入的后补助比例由8%提高至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经省认定的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获得省级智能化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对纳入省重点培育名单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补2000万元,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次性奖补1000万元。

  支持企业上云——降低我省企业按需使用云资源及云化软件费用,整体优惠比例不低于30%。省统一协调基础电信运营商并达成合作协议,提出我省“企业上云”网络费用的一揽子优惠措施,整体优惠比例不低于30%。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建立智能化改造企业“白名单”,金融机构对列入“白名单”的企业制定专项支持政策。

  【关键词】 机器换人

  重点行业实施“机器换人”行动

  你的岗位会被机器人代替吗?《行动计划》明确了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提出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行动,全面推动重点行业、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实现“点”上突破。

  具体哪些行业要推进“机器换人”?据悉,我省将围绕机械、汽车、电子、食品、新型材料、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在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以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实现“减员、增效、提质、安全”的目标。2018年起智能装备示范应用数量逐年翻番,到2020年示范应用达到2万台以上。

  同时,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行动。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重点,推动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实现“线”上链接。计划2018年建设200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2019年建设300条,2020年建设500条。

  【关键词】 智能工厂

  未来3年,每年建设50个省级智能工厂

  未来的企业,将拥有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河南省将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以生产管理、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实现“块”上融合。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100个省级智能车间。

  在职能工厂建设方面,将实施智能工厂建设行动。支持骨干企业在建设智能车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智能管理和决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50个省级智能工厂。

  此外,在智能化示范园区方面,2018年建设3家左右智能化示范园区;2019年建设10家左右,力争1家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2020年建设10家左右,力争2家成为国家级试点示范。2018~2020年,每年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带动3万~4万家中小企业上云。(记者 李娜 聂春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