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贷审批或暗设从业偏好 网贷员工贷款被拒

2018-05-29 10:20:22  来源:证券日报  责编:赵滢溪

  对于一些网贷业的从业者而言,职业身份或许会成为其在银行申请贷款时的减分项。

  近日,在一家网贷公司上班的王先生向《证券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在某银行网点办理信用贷款时被拒,而据该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王先生被拒的原因是他所属的网贷行业被该行视为“高危行业”。无独有偶,另一名网贷公司的员工李女士也向记者表示,她近期去某银行办信用卡也同样被拒。信用贷款和信用卡同属信用类业务,银行对网贷行业从业者的该类业务是否真的卡得较严?

  就此,《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有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并不是所有行业从业人员贷款都能获批,部分银行对申请者的行业确实有所限制。“网贷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高风险行业,目前银行可挑选的客户比较多,一定会选择低风险的优质客户。”事实上,多家办理银行贷款的中介公司人员在向本报记者推销贷款时,也首先询问记者所在单位以及单位的属性,并表示工作单位特别重要。

  不过,就信用卡审批而言,上述银行业人士表示,信用卡审批并没有贷款审批那么严格,申请信用卡被拒原因有很多,只要个人信用记录良好,填表时分数达标,银行大概率上是能够批卡的。

  网贷公司员工“爆料”

  申请信用贷被拒

  王先生目前就职于北京某网贷公司的公关部门,近日因为个人需要拟申请一笔信用贷款,于是他来到知春路附近某家城商行网点,欲申请该行3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然而当他提交申请后却被该行拒贷,他感到十分疑惑——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一直良好,此前并无贷款记录,工资流水一切正常,公积金的缴纳额度也几乎达到上限——为何贷款会被拒?

  他向该行工作人员询问原因,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在该行看来,网贷公司类似于贷款公司,属于高危行业,因此拒绝了他的贷款申请。

  这样的拒贷原因属于该银行个例,还是行业的普遍行为?《证券日报》就此采访了另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他表示,目前各家银行的资金都比较稀缺,与此同时申请贷款的人又比较多,银行当然会选择优质客户。从申请人所属行业来看,网贷行业近年来风险事件频发,一旦网贷公司出现问题,员工的后续还款就可能出现阶段性问题,资质显然不如像国企或大型企业的员工。

  实际上,部分银行在审批贷款申请时,除了对网贷行业外,还对多个行业有所限制。据该工作人员透露,申请人所属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关联公司涉及国家去产能的行业也可能被拒贷。此外,还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行业限制外,还有多个可能被拒贷的因素,包括高空作业人士等高风险职业、信用记录较差或空白也可能被拒;工资收入太低或是现金流水过低通常也是贷款被拒的“高危”人群;负债率过高,意味着潜在风险高,也容易被拒,而各银行的负债率标准也有所不同。另外,还有银行对借款人的年龄有所要求,超过银行的年龄限定范围的借款人也很难申请到贷款。

  信用卡申请遭拒

  原因有多种

  与王先生有着相似遭遇的还有李女士,她就职于北京一家网贷公司。因为看中某国有大行推出的一款信用卡的服务,于是其去该银行网点申办信用卡。“我此前已经拥有其他几家银行的信用卡,照理来说再申请一张这家银行的信用卡应该不难,而且卡的额度也不高,但是填表以后却被拒了”,李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对此,前述接受采访的银行工作人员认为,以他所在的银行来看,并不会因为申请人从事网贷行业而拒批信用卡,但也不排除其他银行内部有相应的规定。相较于信用贷款,信用卡申请要求更低一些,不过也还是有几个可能被拒的原因:包括综合分数,该指标是银行对信用卡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财产状况、收入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给出的分数,要达到一定分值才行。“信用卡上的每一项资料都有分值,比如工作这一块,在国企、企业、民营企业或者无业,分值都是不一样的”,他说道,“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申请人实际情况很好,但是在填表时由于信息填写不全而导致分数不够。”

  此外,还有信用不良。如果最近两年有过多次逾期,或有超过90天以上不还款的记录,在或者是最近半年之内查询征信的次数在六次以上,信用卡申请被拒绝的概率就较大。有银行相关人士表示,“银行在审核信用卡时,一般会按照申请人的申请表上所填的单位电话进行回访,如果没有接听或是虚假电话也容易被拒”。

  因此,该人士建议信用卡申请者,首先一定要认真填写信用卡申请表,资料越完善越利于银行的综合评估;其次,不要同时申请多张信用卡;再次,重视银行的回访电话,保持手机畅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