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生态资源大县的河南省西峡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全境美丽、全县文明,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美丽宜居的美丽乡村——二郎坪镇中坪村
农耕文化,承载浓浓乡愁
原木牌坊、陶罐酒坛、五谷杂粮、石磙石磨、粮仓草棚、纺花织布、草鞋蓑衣......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白庙组,独具匠心的农耕文化街区、民俗文化广场记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讲述着远去的农耕岁月,勾起人们浓浓的乡愁。该村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完成整村墙体立面改造、灯光亮化和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昔日其貌不扬的小山村打造成“梦回老家”的心灵驿站。
在地处伏牛山腹地的二郎坪镇湾潭村,一个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农耕文化游园让过往的群众和游客流连忘返。该村抓住脱贫攻坚的机遇,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投入380万元,倾力打造由农耕年华广场、农耕用具展示区、游客互动体验区、“二十四节气”农谚区四大板块组成的农耕文化主题游园,农事情景雕塑、人文景观水系贯穿其中,让村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时代变迁,唤起人们心中浓郁的乡愁情结。
白庙、湾潭农耕文化仅是该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该县按照全域景区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百公里猕猴桃长廊、百公里食用菌长廊、百公里旅游画廊。通过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幅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园中的美丽乡村宜居宜业画卷在伏牛山乡已经徐徐展开。如今,漫步西峡山乡,家家干净,村村整洁,村落绿树成行鸟语花香,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互为支撑的良好局面。
依托生态移民建起的美丽乡村——太平镇鱼库村
厕所革命,折射乡风文明
在西峡城乡,随处可见具风格的旅游厕所,或藏匿在古村、茂林之中,或参照古典民居融汇在景区之中,更或是借鉴著名景点造型……一座造型别致、外观时尚、功能齐全、干净卫生的免费公厕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既解了游客的“燃眉之急”,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太平镇东坪村位于老界岭景区脚下,过去厕所“脏、乱、差”,一度成为该村社会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的短板。2015年,村民尹青云带头拆除旱厕,建起了村里首座水冲式厕所。如今,全村所有农家宾馆全部完成旱厕改造。厕所干净了,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收入也越来可观,全村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厕所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厕所革命”不但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也是传播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美丽名片。近年来,该县把“厕所革命”融入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累计投资3400万元,在全县16个A级以上景区及旅游环线,新建改扩建标准化旅游厕所92座、厕位1543个,增设第三卫生间52座。西峡“厕所革命”取得的新变化,深受各地游客欢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厕所革命革顽疾》为题,给予了高度评价。
猕猴桃园环绕的美丽乡村——五里桥镇黄狮村
生态产业,致力水清民富
“村子美丽了,环境提升了,致富方式多样了,手头富裕了,农民也成了体面的职业。”这是田关乡孙沟村村民马大林的真实感受。得益于持续发展林果业,孙沟村4万亩荒山成为全国最大的小杂果基地,昔日的“荒山丘陵”成为名符其实的“花果山”,孙沟村也一举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依托旅游产业建立起的美丽乡村——双龙镇化山村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位北部山区的双龙镇化山村走的是另外一种发展道路。“能在这山沟沟里办宾馆挣钱,过去真是连做梦都不敢想。”说起办农家宾馆脱贫致富的经历,温小国感慨万千。数年前温小国从国有企业下岗,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资60万元在双龙镇化山村建起了农家宾馆,一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农家宾馆184家,旅游年收入达3000万元,成为靠旅游脱贫的典型村。
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理念,全力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用电、用水、税费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县相关职能部门,对路网、通讯、用水、供电、标识标志等基础设施一次性免费配套到位。投资3亿元用于208国道百公里旅游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沿线乡镇3000余间房屋立面改造,建成功能齐全的双龙镇、二郎坪镇自驾游服务中心和美观新颖的数十座星级旅游公厕。目前,该县已发展农家宾馆800多家,全县6个乡镇、40多个旅游专业村,1.5万农民变身小老板、经纪人。
“水墨龙乡,生态西峡”,西峡用青山绿水印染出一张精致的名片。如今的西峡,文明风尚深入人心,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生态功能更加完善, “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文/图 李晋 封德 杨豆豆 编辑 仝瑞勤)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