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停车 智慧停车 缓解矛盾减少违法

2018-06-25 16:59:57  来源:郑州晚报  责编:赵滢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郑州机场智能化停车广受好评(资料图片)

  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地交通管理先进经验

  郑州正向着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奋力迈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城市病”也相伴而生,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十九大后省会交通管理新面貌,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创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学习借鉴外地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郑州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汪永森

  上海 300余家机构开放共享内部停车资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汽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又和我们的城市空间、道路资源产生了矛盾,北京、上海等城市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尝试。

  5月1日,《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开始实施。条例要求,严格控制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机动车保有量,建立机制、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条例规定,道路停车收费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额上缴区级财政,并定期向社会公开。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上海市公安局协调市教委、卫生等部门和各区党委政府,组织300余家学校、医院和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开放共享内部停车资源,向社会提供停车位2.6万余个。在派出所沟通协调下,中山医院周围居民小区白天开放空闲车位,停放医院工作人员的车辆,而医院的停车位则全部提供给患者及家属,再辅以周边道路整治,如今医院门口的道路交通状况已得到了极大改观。

  杭州 智慧系统上线,短信提醒减少违停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把广大市民反映强烈的“行路停车难”问题作为“破七难”的一项重要内容,相继采取了诸多措施,有效缓解了“行路停车难”问题。

  杭州市余杭区城管局近日推出的“数据城管信息化违停查处系统”正式上线,城管执法队员只要拿着POS机大小的“手持执法终端”,对车辆拍摄一张“正脸照”,系统就会自动跳出该车辆的信息,经系统后端向车主发送短信,提醒车主将车辆驶离现场,并提供500米范围内的停车场信息,而一旦超过10分钟未驶离,就会生成一张电子违停车单告知违停车。这是杭州市首个智慧查处违停类系统,它依靠手持执法终端与城管大数据库,用精准的信息定位、点对点短信自动发送、车牌自动录入实施管理,从5月下旬系统试运行以来,在试点路段教育提醒后车主自动驶离的辆次占总量的46.9%。

  据了解,该系统6月下旬在该市余杭区全面铺开使用,而随着杭州停车智慧系统的不断升级,未来在该市停车缴费将更加便捷,哪里能停车,哪里属于违停区域,都将一目了然。

  深圳 路边车位全联网,可使用APP预约车位

  《2017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停车位缺口最小,上海缺口最大。深圳市66%的停车场全部对外开放,另有15.5%的停车场部分开放;不开放的停车场只有18.5%。

  记者了解到,深圳把全市所有路边停车位定位、编号,市属的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搭建统一业务平台,实时显示每个路边车位的使用状态。平台管理全部联网,用户使用APP预约车位,大量减少现金交易,甚至还可以后付费。

  对于部分城市停车场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长赵一新指出,城市空间有限、土地资源有限,是停车难产生的主要原因。大量采用自动泊车机器人,可节省停车空间40%以上;装备智能化付费系统,可将平均取车时间缩短到120秒以内。广泛应用智慧停车技术,节省空间、节约时间,将为停车行业发展提供良好前景。

  网友 建议停车资源共享、增容停车空间

  为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北京和上海等地率先出台了一些合理有效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我市也在力争2018年底前修订政府规章《郑州市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完善我市停车场建设管理的法律依据。

  华誉齐贤李松合:一个工薪阶层每天的停车费用越来越高,而收费区域还在扩大。前段时间,郑州整治停车场乱收费的措施让人鼓掌赞赏。路边停车位该不该收费?城市发展中汽车越来越多,规划中停车位紧张,因此有了路边停车位补充,主要解决临时停车和居民夜间停车问题。

  王老虎:停车乱、车位利用率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还有就是夜间公共建筑停车场大量闲置,应该深挖地区资源,开拓空地施划停车位,建立立体停车楼,并且加强与部门单位的联系,实现停车资源共享,增容停车空间。

  幸福的小算盘: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和机动车违停一样,都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希望继续控制共享单车的数量,并对这种车子的停放区域进行规范,避免泛滥成灾带来出行麻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