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 让药品隐患无处可藏
——郑州市食药监局开展违法违规购销药品专项整治工作
严密布局 倒逼企业落实责任
“突击检查全市药店经营企业、医疗机构5470家,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购销药品的844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68份,立案96起……”作为药品流通大市,郑州刚刚经历了一场部署严密的药品监管突查风暴,查处多家违法违规药品经营企业。此次检查,一改“先宣传、自查自纠再检查”的传统招式 ,采用“不打招呼、直奔现场、发现问题立即查处”的突击检查模式,切实保障了群众用药安全,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秘密部署 突查行动全城“布网”
“作为药品经营企业,必须保证经营的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质量安全。”闫明勋在采访中表示,为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合法合规购销药品,保证此次专项整治取得高效,该局谋划出一系列行动良策。
按照策略,先突查,再提升。从5月24日至8月10日,根据“迅速出击、整体推进、总结提升”三个阶段展开药品专项整治。为了不打草惊蛇,整治前期不搞宣传发动,直接进入突击检查,把宣传动员、自查自纠调整到后期。各县(市、区)食药监局根据方案部署和时限节点,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购销药品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要求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向社会各界特别是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动员发动,剖析违法违规购销药品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先低调出击,后高调普法。为能够切实发现问题,这次行动前期不宣传、不公布。突查结束后,再强化宣传,广泛发动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积极参与,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另外,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除了依法严厉处罚,还要加大曝光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效应。
斩获硕果 突击检查将成常态
药品串货销售、回收药品销售、过期药品销售……针对郑州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在购销药品中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5月24日上午,郑州市食药监局召开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违法违规购销药品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会上,郑州市食药监局局长李建霞对专项整治工作做了动员部署,要求对全市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购销药品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重点查处辖区内多次被投诉举报的、近年来曾受到行政处罚的、日常管理混乱的、药品安全风险隐患较多的药品零售企业和诊所。严厉查处和打击违法违规购销药品行为,切断假劣药品流入市场的途径,有力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李建霞要求,专项整治在我市各个区域秘密布下“天罗地网”,按照“快、准、严”的行动要求,从城区深入到乡镇、各村,展开突击检查,务求不留死角,真正对违法违规者产生震慑。
不打招呼 摸底药品风险隐患
以往先宣传发动,“打了招呼”再检查,被检查者闻风而动。一旦问题盖上“遮羞布”,监管部门就不容易查出企业真实的运营状态,不利于问题的发现和整改。市食药监局药品化妆品流通监管处副处长闫明勋说,利用突击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摸底”企业真正的风险隐患点。
据了解,为实现专项整治目的,该局对突查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在统筹安排上作出了很多举措和创新。“一微”:统一使用一个微信指挥平台,指挥方便、高效,信息共享。“二快”:快速部署,快速出击,会议结束即出击。“三严”:组织严密,人员不得泄密。“四统一”: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时限、统一行动,以保持政令畅通,效果精准。闫明勋称,这次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模式,高效、严密,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近一个月的突击作战,对人力、物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悉,市食药监管人员不畏艰难,加班加点,开启“5+2”工作日模式,全局上下联动,团结一致,全力以赴投入到此次专项整治的攻坚战之中。
截至目前,前期 “迅速出击”阶段已基本结束,检查全市药店、医疗机构5470家,发现涉嫌违法违规购销药品企业844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68份,目前已经立案的有96起。“这也是我局落实 ‘四个最严’要求的一个举措,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百姓用药安全。”闫明勋称,突击检查之后,还会有督察组再次抽查,检验检查是否到位,让监管之手更加有力。目前来看,这次专项整治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据介绍,当前,除了传统的日常监督检查、常规监管,市食药监局主要推行两个监管模式:一个是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也就是集中兵力的突击检查;一个是“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监管人员、被查企业都是随机抽取,检查结果、处罚信息通过公共渠道公开。在以后的监管过程中,不打招呼的飞行检查将成我市监管工作的一个常态。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危。李建霞说,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目的就是提高监管水平。此次采用突击检查,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购销药品行为,最终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用药安全。下一步,整治力度将持续加大,通过有针对性的严格监管,筑牢维护药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消除药品质量风险隐患。( 记者 邢进 通讯员 杨鑫 闫明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