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城市建设如何破解“用地难”

2018-07-10 12:06:50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河南日报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住久了,人们越来越向往绿色森林。森林城市的建设呼应了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渴求。目前,全国138个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数据显示,“创森”期间,平均每个城市每年新增造林面积达20万亩,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绿色福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河南森林城市建设同样迈出加速度。我省已有11个省辖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濮阳、南阳、驻马店今年将迎接创建验收,还有3个省辖市正在组织申报。另外,我省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正在推进,中原森林城市群还被列为2020年全国要建成的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之一。

  不过,森林城市建设一直饱受用地困扰。7月6日至8日,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如何在城市开发和森林城市建设之间寻求平衡,这个话题对我省也具有特别意义。

  “森林应该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城市要满足很多功能,森林要素就是综合功能里面最有机的部分,以满足大家生理、心理的需求。”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强说,城市化的不断加速更加凸显绿地的重要性。

  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又想让城市森林化,协调解决这个空间矛盾,深圳、贵阳等城市的代表根据各自的实践支招。

  深圳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但陆地面积不超过2000平方公里,早在2005年,深圳就主动把近1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纳入生态保护控制线内。同时,深圳还颁布绿地管理条例,把一些绿地纳入永久管理绿地。深圳市政府秘书长徐松明说,对于一些民生项目,我们要经过严格的听证,设计复杂的程序,让占用绿地变得不容易。

  在制度设计方面,贵阳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占一补一”。贵阳市副市长钟汰甬解释道:“除了听证这些措施之外,你占了绿地,必须赔偿绿地,种树的地不能少。补充林地的地块,必须为非林地,并且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林地保有量只增不减。”

  保住森林存量的同时还要做好增量。深圳市的办法是见缝插绿。徐松明说:“我们在街边‘边角料’地方建了很多街心花园、‘口袋’花园,以生态绿色廊道串联各个公园和街头绿地,全面推进阳台绿化、墙面绿化、天桥绿化、道路绿化等立体绿化,为市民提供绿色福利空间。”

  钟汰甬介绍,贵阳近年来森林覆盖率呈猛增趋势,去年年底达48.66%,计划到2020年达到60%,意味着还要发展140万亩的森林。(本报记者 陈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