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依水而建,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宜居新城
湛河生态文化公园水清河畅、满目翠绿王尧摄
我们把全市7882平方公里当作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实现‘多规合一’,不留历史遗憾。
周斌平顶山市委书记
盛夏时节,平顶山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中,荷花绽放,树木丰茂;依水而建的新城区,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穿城而过的湛河水域,河水清澈,缓缓流淌……处处展现着鹰城的旖旎风姿,勾画出人水和谐诗意画境。
出租车司机梁先生开车穿越在鹰城的大街小巷,看着街头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道路不断提档升级,曾深深期待的天蓝、水净、岸绿、花红、路畅、景美,一步步变为现实,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的他感触颇深:“政府可真是下住劲儿了,城市变得越来越得劲儿了,每天感觉就像是生活在风景画里。”
政府“下劲儿”,群众“得劲儿”。近年来,平顶山立足市情和新形势新要求,全域科学谋划促“蝶变”,以人为本细问“民生”,高质量书写“百城提质”新篇章,推动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A.
规划,勾勒好城市的“发展蓝图”
“规划引领,就是要扣好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我们把全市7882平方公里当作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建设,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实现‘多规合一’,不留历史遗憾。”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说。
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平顶山先有矿后有城,规划先天不足,建设欠账较多。为此,平顶山对全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专项规划体系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城镇、农业、生态”三大空间划定,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全覆盖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统筹宜业与宜居、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协调发展,推动城市设计全覆盖,使城市发展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期盼相吻合。
规划,既要提升城市“颜值”,又要彰显城市特色。在百城提质工作中,平顶山因地制宜,划定城市重点控制地段,先后编制完成《平顶山市北部山体生态修复暨文化休闲区总体规划》《平顶山市沙河景观带总体概念性规划设计》等8项专项规划和6个独立工矿区规划。
规划,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中心城区,新华区尽管面临着如厕难、停车难、出行难等生活难题,但也承载着当下更多市民的生活愿景。对此,新华区研究确定了“一主两辅”“五区三园一楼宇”九大发展载体,指导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
“高端设计与前瞻规划并重,项目支撑与投融资并重,完善设施与提升内涵并重,文化浸润和生态涵养并重。”平顶山新华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这样的思路,新华区正在打造生态宜居区、商贸居住区等城市功能分区,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
为确保百城提质落地生根,平顶山出台了《平顶山市制止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暂行办法》《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规;建立奖惩考评机制,严格执行“日报告、周例会、月协调、季通报”制度;实施项目监察和问责,开展“百日攻坚提速行动”,明确责任,建立攻坚任务推进机制。
B.
“提质”,让居民更有“获得感”
“这个十字路口的4个转口都建起了漂亮的遮阳伞,晴天能遮阳,雨天可避雨。等红绿灯的时候心情也平稳温和了很多。”7月31日,市民周娟告诉记者。在建设路与光明路附近做生意的她,看到随着百城提质不断推进,建设路提升改造越来越有模有样了。
城市道路如同“毛细血管”,对城市外连接和内循环的正常高效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顶山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出行环境,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先后对建设路、光明路等“六纵六横”城市主次干道进行优化改造、提档升级;投资78.71亿元,实施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开工建设53项,15项已完工。
小厕所折射大民生。基于方便群众生活的考虑,平顶山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确定6个改厕试点乡镇,完成农户改厕2.9万户,71个乡镇计划新建改建二类公厕142座。同时,启动全域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对261个老旧小区和28条背街小巷开展综合整治,并改造升级10座垃圾中转站和430座城郊村标准化垃圾池。
为打造“路通灯明排水畅,三供一业有保障,内外整洁绿植多,安全方便好风尚”的优美居住环境,平顶山不断加大棚改力度,构建大棚改格局,实现全域城镇化;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重点对象的住房问题进行反复核查,并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信息比对核准,组织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危房改造工作,让“住有所居”渐行渐近。
同时,为实现信息多跑腿,提升服务意识,平顶山建立了覆盖市区80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管系统,提升市政管养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化城市管理行政审批改革,优化办事流程,压缩7项业务办理时限;加强网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审批电子档案并逐步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大力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
C.
统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现在周围的绿化多了、路灯亮了、扬尘少了、街道干净了、道路宽了、休闲的地方多了,商店招牌也统一了,出门让人看着心里都敞亮。”7月30日,平顶山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前来晨练的市民王先生说。这里曾经是采煤沉陷区,经过综合治理开发,如今已绿意满盈,碧波荡漾,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恢复城市生态,“城市双修”是良策。平顶山在百城提质中打出“城市双修”的“组合拳”,实现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并举,不断建好“绿屏障”,做活“水文章”,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由矿城向宜居宜业城市转型。
建好“绿屏障”,让“水绿交融生态美”成为亮丽名片。平顶山不断推进山顶公园升级改造和矿山公园建设,完成占地1500多亩的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开展生态廊道建设、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等八大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区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绿地总面积分别达到2704公顷、2448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3.1%,城市绿地率39.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4平方米。
做活“水文章”,构建富有灵气、活力和动感的城市生态水系。平顶山根据全域生态水系规划,实施河湖水系联通、水景观塑造、水环境修复,着力打造海绵城市;完成了市污泥处置工程等28个国家重点流域规划项目治理任务,建成并正常稳定运行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共11家,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到94.3%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此外,平顶山还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4亿元助力“蓝天工程”,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评标准,积极实施“退城进园”;明确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推出减煤、控车、抑尘、治源、增绿等“一揽子”措施,取得阶段性胜利。(平顶山观察记者 张建新 白秋津 本报通讯员 魏广军 毛玺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